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小偷盗官员家200万”不能没有下文

蒋萌

2014年07月30日15:2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小偷盗官员家200万”不能没有下文

背景 :20岁女子房某因在常州入室盗窃6次,日前被判刑10年,但她“喊冤”称:自己总共作案8起,有两起是在合肥,偷了两名官员家逾200万元财物,但这两起案件均未被受理入罪,她想举报立功,也未被法院采纳。这引发公众质疑。合肥警方解释,偷官案仍有主犯在逃,仍在侦办中。常州法院未提及房某所涉的偷官案,则是因她在两地犯下的盗窃案没合并侦查,属于单独受理。

新京报发表午夜侃人的观点:即便如此,这仍难平息公众质疑,指向两名被盗官员的廉政调查有无启动,尚不得而知。对小偷盗窃两名官员的财物,确实该侦查深挖,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忘了对官员涉腐线索的查究,二者并行不悖。我国刑诉法中规定,司法机关在接到举报后当迅速查办,经过初查决定是否立案,并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者,举报人还可申请复议。眼下被盗官员有无涉腐,依旧存疑,有关部门理应开展另案调查。若有问题,遵循违法必究原则依法查处;没问题,也能还其清白。事实上,只要是涉及腐败的疑点,都不能轻易放过,这是反腐常识,也是应有的法治理路。

小蒋随想:案件尚未侦结也好,案件分别受理也罢,于法于理都没有问题。人们真正担忧的是,偷官案会不会没有下文,会否采用“拖”字诀,消失于人们的视线。这样的疑虑并非杞人忧天——这年头,无论是出于权力掩盖本地丑闻,还是由于腐败小圈子“拉兄弟一把”,一些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往往是,只有媒体不断追问、社会持续关注,某些执法机关才被“倒逼”着、你敲打一下它才进一步地推进案件办理……有人调侃现在是“媒治时代”,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因为,法治确实仍被一些人治挟持阻挠。

“被讹也救人”与“不为烂鸟放弃森林”

背景 :“她最多讹我的钱,讹不了我的命,我不救她,她很可能会死在我面前!”7月27日中午,东莞市虎门镇下着倾盆大雨,66岁的河南籍老太符金变穿过滨海大道时突然跌倒在快车道上。途经的一辆路虎越野车车主见状后及时报警,下车扶起老人并在雨中撑伞守候,直到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后才离开,目前老太已无大碍。

华商报发表堂吉伟德的观点::当整个社会急速变迁,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越来越功利化的大背景下,“不计风险的救人”便显得弥足珍贵,“讹不了我的命”的真情倾述自然也有振聋发聩之效,在大家都麻木已久,并视沦陷的标准为底线之时,突然发现原来道德还有更高层面的表达,还有坚守底线的注解。“讹不了我的命”是极致也是底线,是标准更是追求。假若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此为标准,那么我们就不会尘封自己的内心,放弃自己的责任,限制自己的行为。

人民日报发表雅婷的观点:有网友评论:人家开的是路虎啊,被讹十几万也掏得起啊,俺就算了。这么一算,不救人仿佛还有理了。而这种犬儒主义的“道理”,正是社会冷漠化的病根。车主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一番理性衡量。个人利害和道德行为之间,他听从了良心的召唤,选择了后者。据了解,他还有因救人被讹诈过的经历,依然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更加难得。当然,从制度体系、社会氛围上说,应该从荣誉到物质对见义勇为者进行鼓励和表彰,不能让做好事者反而被讹诈。理想状态是,见人有难,公民只管当仁不让地救助,后续事务放心地交给社会,用各项制度和举措保障不让好人吃亏。

小蒋随想: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你能因为个别“烂鸟”而放弃整片森林吗?全国老龄委曾公布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当时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2亿老龄人口中,恐怕天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老年人不慎摔倒。但是,真正讹人的老人有多少?现代传媒既可以迅速传播扩散一件事,也可能将某些事无限扩大。路人可能会想,即使有千分之一的讹人概率,让自己碰上就是百分之百。然而,畏惧那千分之一,不救千分之九百九十九,有多“理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变老,社会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社会与法律也应为助人者撑腰,对讹人者予以严惩。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