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羊城晚报:挂绿新城之变,规划合理性来自民意

曾德雄

2014年07月30日15:08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挂绿新城之变:规划合理性来自民意

增城市规划局7月初发布了《广州城市副中心(增城)核心区挂绿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提升”版,在新版本中,原计划投资近25亿的大剧院、大球场项目,以及号称“全球最高”的千尺喷泉在新规划图上消失了。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增城官场的变动。记得是前年7月份吧,在增城开一个文化论坛,当时的增城主要领导人“特地”放下工作全程参与,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心话题就是这个挂绿新城。因为会场恰好就在挂绿湖的边上,所以他一边讲一边还现场描述。讲的人激情澎湃,听的人也都心驰神往。没想到才短短两年,却让人有沧桑巨变之感,不仅人的命运已经天上地下,现在连规划也都“优化提升”了。

这起码折射出两个问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在哪里?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又如何保证?

首先讲讲规划的合理性。以挂绿新城为例,宏伟的确宏伟,但却不切实际:广州大剧院尚且要烧钱维持,更何况偏远的增城大剧院?而增城橄榄球更被证明似乎是个奇葩之举,短暂的热闹之后现在不知怎么样了。至于“全球最高”的千尺喷泉,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怕即便没有领导人的变动,也会在最近全省的形象工程整治中下马。这些中看不中用的“规划”,除了主政领导的政绩冲动,不会有其他,也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规划的合理性究竟来自于哪里?当然不是来自于领导,也不来自专家学者,而是来自最广泛的民意——公共政策的最高合理性其实都是民意互相博弈、协商、妥协,最终达成一致的结果,除此不复有其他。在这方面我们真的要学会一些现代理性,摈弃过去那种“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人治理念了。科学上的合理性可以来自于个别人的实验探索,但政策的合理性一定是建立于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的,这点我们必须要明确。类似那种高山造湖的“神规划”,是断断乎没有多少合理性可言的。

因为不合理,所以不权威,这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合理性来自于广泛的民意基础,以及体现这种民意基础的一整套制度化程序,并因此而获得其应有的法律权威和地位。但我们这里基本都是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说了算,一些决策咨询机构也难保其独立性,而必要的合法化程序甚至根本就付之阙如。缺乏民意基础,其合理性就断难保证;没有民意机构的合法性审议、表决,其权威性也就不存在。规划既不合理,也不权威,我们怎么能期待城市的持续、稳定、科学发展呢?

挂绿新城规划的“优化提升”可谓亡羊补牢之举,但愿这次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更新更合理的城市规划,还有相关的制度反思和制度创新,以免再次出现这样那样的反复折腾——这其中的成本是需要我们每个社会成员来承担的。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