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长江日报:高考考的也是生命教育

采桑子

2014年06月26日09:38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考考的也是生命教育

  安徽省合肥市,一位考生疑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查得分数几小时后,家人也没劝住,最终从27楼坠落。救援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也已经晚了,男孩18岁的青春从此陨落。(6月25日《安徽商报》)

  高考失意而选择自杀,出现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从来就不必以高考成绩定成败,而录取分数线也从来都不是生死线。更何况如今的社会转型期,高考独木桥式的狭隘出口日渐通畅,传统的“高考落榜脚下有路”口号,已经变成了多元选择的现实。仅就升学来说,考不上中意的大学至少有三种选择:一是出国留学;二是即便选择不中意的院校,包括职业学院,也可能成为良好的起点;三是复读。无论哪一个选择,都足以让时间治疗一时高考失利之痛。

  考试失利而自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一些抓升学率的重点中学,也不时传出经不住学习压力选择轻生的案例。这与我们的学校只关心课堂知识教学,忽视生命安全教育分不开。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其实是更为重要的人生课题,这样重要的内容,常常会被学校忽视和简化,是否因为这不是考试内容呢?而不幸的事实无奈地证明,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中对生命安全教育、失败教育、挫折教育的忽视或者简化,后果非常严重。

  另一方面,高考期间,诸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向考生倾斜和照顾,这种倾斜和照顾物质性的居多,心理开导的较少,期望成功者多,正视失败者少。甚至于全社会越重视,孩子们的心理也会越紧张。

  亲身参加过高考的学生或者家有考生的家长,对于高考期间的考生焦虑想必是感同身受的。考试时是每一门都可能面临着发挥失常的可能性,都可能产生较大的考试压力,别说心智还不够成熟的考生了,就是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未必不深感压力巨大。因此我认为,至少我们的学校在高考结束后、成绩发榜前,应对全体考生进行一次心理辅导。这种心理辅导的意义甚至于不只是针对关爱落榜考生的,作为正式走出中学校门的断奶课程,即便对于考场正常发挥的学生也是必要的。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