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副省级落马”为何频频“隐姓埋名”?
背景:吉林省委日前公布中央第四巡视组整改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指出,关于个别副省级领导违规担任金融机构董事长的问题,在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副省级干部3人。其中,1人因个人严重违法违纪被处理;另外2名领导同志均已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
新京报发表高明勇的观点:又见“匿名副省级”。既然吉林省这几位“副省级”干部的违纪问题已经查实,其中两人辞去兼职,一人还“因个人严重违法违纪被处理”,那么姓甚名谁似乎无须再藏着掖着了,但问题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近期数起与“副省级”有关的违纪事件,一个共性特点就是“副省级”似乎成了官员违纪信息公开的一个“门槛”。此举一旦成风,不但不利于以儆效尤,连违纪官员本人也难有切肤之痛。十八大之后,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省部级官员落马屡见不鲜。按照目前的反腐形势看,“副省级”不该是影响违纪官员信息公开的障碍。官员违法违纪问题公开,需要一视同仁,如此才能形成震撼教育的效应,自上而下重塑官场风气。
小蒋随想:这还是官本位在作祟,难免给人留下如下印象——某些高干即便落马,也可以享受隐姓埋名的“待遇”。由于公众并不知晓违纪违法者究竟是谁,可能会给后续处理留下“玄机”。高层一再强调“苍蝇老虎一起打”,既是对“高干犯法与草根同罪”的重申,又是向某些地方试图进行“特权保护”敲响警钟。在此情况下,还是有一些地方对违纪违法的副省级以上干部采取“匿名”处理,究竟是仍未领会高层意图,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省部级以上干部违法乱纪落马能算“机密”吗?
校董“买通”高校,“机动名额”乃赤裸交易
背景:新华社报道,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但一些高校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实行特殊录取。在一些高校,每年给高校捐资便可成为“校董”,获得相应的“点招”指标。这个名额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亲属用,也可以送给生意合作伙伴或有所求的官员。
新京报发表观点:中国大学的董事会和国外具有学校管理、决策功能的董事会完全不同,只是一个“联谊会”或者说“资源共享平台”,社会人士成为校董,为的是为自己贴金,以及获得享有学校教育资源、学术资源的某些特权,并不是代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监督学校办学,学校也并非真想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管理、监督,而只是以“校董”头衔,吸引社会捐资。
华商报发表王聃的观点:尽管高校招生依旧要经过地方教育考试部门的环节,但录取人数、比例的确定,直至最终的录取结果公平,基本还是由高校一家来完成。这也就意味着一些招生政策,可以由高校领导来轻易作出,且几乎不受监督。再加上受到种种行政权力的介入,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各界人士都可以对其施加招生压力。种种因素纠结在一起,催生出的,自然就是牺牲了公平但高校无限得利的“点招”方式。
小蒋随想:机动名额的存在,为关系、权力、金元等的幕后运作留下空间。不只是高校,但凡资源稀缺的领域,都会留有或明或暗的“机动指标”——大医院是床位、铁路系统是车票、房管系统是政策房、肥缺部门是招聘名额……在这些所谓的“机动”背后,其实与“机器”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以内部人、尤其是领导的意志为转移。作为一种应急的冗余量,机动指标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问题是,机动名额的使用也应被置于公开公正的社会监督之下,而不能沦为权钱驰骋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