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广州日报:污染企业当河长 监管还须做龙王

郭元鹏

2014年05月26日09:03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污染企业当河长 监管还须做龙王

  虹阳河的变化,得益于紧临河道北岸的一家企业。1999年,嘉兴市艺达印染有限公司搬到河边,从此与这条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公司董事长陆福林捐款8万元治理这条河流,并认领担任了河长,他将每年再出资5万元用于河道清淤和岸边绿化。今年2月份以来,嘉兴王江泾镇探索“河道认领制”,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已有118家企业踊跃捐款认领河道39条,一批企业家担任了河长。(5月25日《南湖晚报》)

  不管怎么说,让企业家担任河长也是有收获的,毕竟这些企业老总都为河道的清淤捐了款,都为岸边的绿化出了力。可是,我们也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对于河道的治理,清淤仅仅是一个方面,绿化也仅仅是一个方面,关键的还在于河水是不是达标了。

  报道说,嘉兴市艺达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福林算了一笔账:“集镇每天排入虹阳河的生活污水大概有320吨,我们的企业废水每年大概有3000吨,如果能够削减10%的企业废水,就完全可以将集镇的生活污水暂时纳入企业的污水管网,度过这一段缓冲期。”这样看来,这家企业在担任河长治理河道的同时,也在考虑自身排污需要。居民的生活污水与企业的工业废水相比,谁的危害更大?显然,最大的危害还是企业污染。一个企业一年的废水排放量是3000吨,即使企业能够主动削减10%,对于污染的治理有多大意义呢?一边污染河流,一边出钱治理,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但是,让企业老总担任河长也是一种积极的作为。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监管部门不能寄予太多厚望。这些临近河流的企业其实更是河道污染的大户,尽管在治理的时候他们出了钱,尽管担任河长可以给他们压担子、增责任,却也容易让他们因为有了河长的“官帽”而排污更方便了。这种形式是可以存在的,只是我们的地方政府,我们的环保部门要成为严厉的“水龙王”,对企业监管好,让他们不因为成了河长而用权力肥己。

  如果监管不严的话,老百姓就会发出疑问:让企业家当河长,是治河还是卖河?

  (郭元鹏)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