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耳机广场舞”跳出了怎样的尴尬

李倩薇

2014年04月29日09:2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耳机广场舞”跳出了怎样的尴尬

  广场舞,因为场地要求低、投入少、健身效果好而深受广大中老年人欢迎,但曾几何时,广场舞沦为声名狼藉的噪音污染源。近日,成都市试点广场舞的“静音模式”,受到网友一片点赞的同时,也被很多舞者吐槽和诉委屈。广场舞能否一“静”了之?“耳机广场舞”又跳出了怎样的尴尬?

  成都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近日购买了100个无线调频耳机,至今已邀请4个团队体验“无声广场舞”。对于这一尝试,网友和市民点赞声一片。但26日记者走访发现,无声试验之后,人民公园广场舞的分贝依旧,大部分舞者对于戴耳机跳舞难以接受,“不习惯”“没氛围”“戴着累赘”“戴久了耳膜疼”,这些都成为舞者诉委屈的理由。

  成都的尝试值得肯定,但实际推广却遇到尴尬。广场舞之所以迅速风靡全国,就在于它强烈的现场感染力,旁观者可以随时加入并跟上节奏,而“默舞”的方式改变了这项全民健身运动的初衷,因此舞者一时难以接受也情有可原。

  近年来,广场舞噪音扰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反感,由于官方管理的失位,各地居民开始自发以各种手段进行反击,泼粪、鸣枪、放藏獒、甚至有市民花26万元购置高音炮以噪制噪,这些方式让人错愕,结局也是两败俱伤。有网友甚至戏谑称,激情的广场舞已成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

  广场舞的“尴尬”,折射出的是老人健身诉求与公共空间的矛盾,也反映出健身场地难以满足百姓需求的尴尬事实。这一方面来自法律法规的缺失、社会管理的失范;另一方面则来自人们公共意识的缺乏、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不畅。化解广场舞的“尴尬”,不仅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考验着我们的社会文明和个人修养。

  梁晓声笔下的“文化内涵”有四句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广场舞的对立双方在对骂、激战、以噪制噪、以暴制噪之时,如果能以更温和的方式春风化雨,那么一个小小的广场舞或许惹不出这么多“大麻烦”。希望“激战”的双方尽快化戾气为和气,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对话协商出一个理想的“分贝”,让广场舞尽快回归健身怡情的初衷。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