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一组数据震惊了网民:湖南有精神病1200多万人,平均每7个湖南人里就有1个精神疾病患者。有关方面随后解释说,该数据只是推测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结果。(见4月22日《京华时报》)
据了解,这个数据是该中心提供的一个统计学上的推断,依据是,2001年至2005年,我国在4个省开展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5%。以此推算,湖南省在统计学上约有精神障碍患者1200多万人。
梳理近年有关“精神疾病发病率”的新闻不难发现,网友面对各种部门、机构出炉的各版本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往往陷入类似“发布的人才有精神病”的质疑和戏谑中,使得有关这一发病率的统计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部分公众对“精神病发病率”持有抵触情绪,缺乏严肃对待,喧嚣的舆论调侃暴露出,在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的背景下,不少人对其仍缺乏应有的关注和理性思考。
实际上,精神疾病的范畴很宽泛,强迫症、孤独症、妄想症、孤独症、分裂症、老年痴呆症……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我国重型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人,轻度精神障碍患者3000万人,这些数字在一定层面上提醒我们:精神疾病不单是指我们刻板印象中“张牙舞爪”的那些人。
没有谁在情感上能轻易接受自己被划分为“疯子”、精神不正常人员,但是,不管我们主观上愿不愿意接受,精神病患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其高发率也是事实。然而,全国每万人口仅有1.5名执业精神科医生,农村地区更少。薄弱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较低的公众关注度,有可能加剧人们对精神疾病的不当认识。
无论是从疾病康复还是社会负担角度来看,精神病患者都需要融入社会,被人接纳、包容以及救治和监管,更需要政府将这一群体的救治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投资的视野,实现病有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