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观点1+1:“副部级国企高管”被实名举报不能没下文

2014年04月17日15:5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副部级国企高管”被实名举报不能没下文

背景:4月15日下午,《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在微博上发帖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渎职、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包养情妇。宋林随后回应:这纯属捏造和恶意中伤。去年7月,王文志曾就此实名举报过,却不了了之。

京华时报发表王云帆的观点:实名举报,可不是闹着玩的。若举报中确有诽谤行为,在网络传播和网民争相围观中也已被不断放大。宋林既有心维权,大可跟举报人相约法庭上见!而从这几天双方隔空交战来观察,我们既看不到举报人所声称的详实“证据”,也看不到被举报人的有力辩解,举报内容似乎被悬空了。再次实名举报,实则就是对反腐部门的催促。满足这一民意表达的可行路径,还在依法调查与依法公开。

新京报发表魏英杰的观点:4月16日华润系股价集体走低。这也说明,任由双方隔空掐架,对相关举报久拖不决,对各方都不是什么好事。事实上,第一次举报的不了了之,也让事发双方处在互耗状态,也对反腐和打击网络谣言不利。及早介入的调查,既是厘清事态的需要,也是避免误伤的必然要求。王文志除在微博发帖外,已通过中纪委网站进行举报。这也让人乐观期待,这起举报很快将从网络对掐进入实际调查阶段。

小蒋随想:黑的说不成白的,白的也说不成黑的。有人又说,如果黄泥塞裤裆,会不会有口说不清?事实是,究竟是泥还是粪一验便知,在网络传播迅捷的当下,只要有翔实的证据,坐实问题与辟谣澄清都是一眨眼的事儿。所以,关键在于切实的调查、司法的介入。一名副部级国企领导被人实名举报,在九个月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下文,致使举报人再次举报,这本身就很离奇。纪检监察本不应反应如此迟钝、真相理当早日浮出水面。

区委书记“大赞”拆迁人员代表谁的利益?

背景: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官网刊登了一篇讴歌拆迁工作的文章,浉河区委书记邵春杰称拆迁工作人员是“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歌、最可颂的人”“招之即来,来之即战”,这番说辞引起热议。

新京报发表杨耕身的观点: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放到拆迁上面,亦是如此。一直以来,大量的媒体以及网民都在呼吁依法拆迁,要求杜绝暴力式强拆。与此同时,在一些地方的官场,以完成拆迁任务为荣,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为动员作为其话语方式,构建起了具有官方特点的舆论氛围。没有一个舆论场可以凌驾于另一个舆论场之上。除了法治,我们拿什么互相说服,又如何实现沟通与调和?但假如回到法治的原点,回到“依法行政”的原点,浉河区的官方文章还会像现在这样充满斗志且忘乎所以吗?

小蒋随想:一些本应代表群众根本利益的人,却把群众视为“战斗”的对立面;一些标榜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竟用一系列“最美”比喻强拆民房的人,这是多么大的讽刺与吊诡。一些干部“雷语”不断,与民意诉求南辕北辙,已不只是两个舆论场的问题,折射出的是某些干部与群众离心离德,无视党和政府执政的根本目的。如此严重的问题必须被有效遏制,否则,将极大地动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地方政府更必须自省,拆迁征地只付“鸡”的价钱,土地出让则卖“牛”的银两,卖地财政、与民争利,更是许多官民争端的源头。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