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突袭式政策中的“以谣辟谣”

2014年03月31日15:15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突袭式政策中的“以谣辟谣”

  何小手

  何小手

  政府先“辟谣”,尔后“谣言”落地,被证实并非谣言,这种现象被批评家称作“以谣辟谣”。最近多地出现类似现象,河北保定作为首都政治副中心,杭州“限牌”,以及铁道部去年否认政企分开等,可谓是“以谣辟谣”的典型。政府部门作为“辟谣”者,都受到舆论批评。一个客观事实是,政府公信力因此的确受到折损。不过,奇怪的是,在这些案例中,官员大多备感委屈,他们认为自身的回应并不构成辟谣,“以谣辟谣”的印象完全是民众和媒体的误解造成。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必要还原政府部门的“辟谣”行为,以最近的杭州“限牌”政策为例,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如此解释此前的“辟谣”:之前媒体采访的都是杭州市治堵办,这个机构因为没有参与限牌的决策,回答“不知道”“没听说”也很正常,但却被部分媒体和民众误读成了“不会限牌”。由于媒体报道此前政府官员“辟谣”多是寥寥数语,很难查证回应的措辞到底是“全然否定”还是仅仅“不知情”,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一些话语的确被断章取义,从这方面,说政府部门“以谣辟谣”似乎有失偏颇。

  上述分析主要从语义角度出发,“有还是没有”和“知不知情”表达的意思确实差异甚大,被视为造谣者的当事人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提出反驳,只是,从传播因素看,认定辟谣抑或造谣并非仅仅基于语义,其他因素,比如发言者的身份背景,也对行为性质产生影响。普通网民爆料之后,人们习惯于先去证伪,这是因为爆料者的身份背景缺乏足够的公信力支撑,而对于政府官员,市场和民众的反应则截然不同,网友经常表现得很敏感,习惯于从其只言片语中挖掘出深意。这也是为什么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发言的时候往往措辞简洁,避免节外生枝的原因所在。

  在民众看来,政府“辟谣”的阈值是很低的,一句“不知情”往往就等同于“事实不存在”,而在政府官员看来,“辟谣”是有依据的,如果没有官方文件或者正式通知出台,就意味着信息还处于未被证实的阶段,因此任何传言都等同于谣言。一方习惯捕风捉影,另一方则高度依赖红头文件,这种对信息迥异的态度,是造成双方误解的关键所在。

  政府官员可谓进退维谷,他们出于政府公信力的考虑而“辟谣”,最终又因“辟谣”而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像“限牌”这种突袭式政策,似乎很难避免“以谣辟谣”的恶性循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以谣辟谣”必然是常态,归根结底还是突袭式政策自身的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如果少一些机密的保护,多一些公开,那么,想必避免“以谣辟谣”的尴尬就不是难事。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