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观点:无声的倾诉和求助

岳麓士

2014年03月26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到扎阿特利难民营采访,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心理考验。因为我所接触的采访对象,我所看到的一切行为举止,似乎都与正常环境下的人有着巨大反差。扎阿特利难民营的拥挤脏乱、简陋穷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更令我难忘的是,当我近距离聆听难民们的不幸际遇时,竟然不敢久久直视他们的眼睛。我发现那些饱经流亡艰辛的难民,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眼里都放射出异样的光芒和神情,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倾诉和求助,每个观察者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解读,但我认为,它们至少蕴涵了如下信息:

  首先是抑郁与憔悴。难民们大多携家带口,在沙漠中风餐露宿、徒步行走三四天甚至一个多星期,才奄奄一息地进入约旦境内。过度的体能消耗和旅途劳顿,使他们身心俱惫。许多人离家时只顾逃命,往往连一身换洗衣服也来不及带或根本找不到任何家当什物,到了异国他乡一贫如洗,仅靠救济勉强度日。由于供给不足,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多数难民日渐消瘦,即使是花季少女和俊美男孩,只要在难民营呆上一段时间,他们原本清秀的脸庞就会瘪缩,昔日迷人的光泽就会被愁云所取代。恐惧、悲哀和无奈,化作声声叹息,飘荡在难民营上空。

  其次是悔恨与愤懑。多数难民家园被毁,十之八九还有亲人罹难或伤残,他们来到约旦这块“安全绿洲”后,虽然看不到硝烟、听不到炮声了,但战争的梦魇时刻压在他们心头,巨大的心灵创伤一时无法平复和愈合,血腥痛苦的记忆终日萦绕脑际。遥望难以割舍的故乡,再看看寄人篱下的现实,他们不禁发问,是谁将享有“肥沃的新月地带”盛誉的叙利亚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是什么原因使2000余万人口衣食基本无忧的叙利亚变成千疮百孔、生灵涂炭的屠杀场?痛定思痛,即使那些曾经扛过火箭筒、发射过土炮、参加过“这派”“那派”战斗的难民们,也对自相残杀的鲁莽行为后悔不已,他们厌倦永无赢家的内讧,愤恨仍在炽烈蔓延、摧毁自己家园的无情战火。

  第三是渴望与期待。求生的本能驱使10多万叙利亚难民来到扎阿特利。他们知道,难民营并非久留之地,约旦也不是他们的扎根归宿。一旦和平降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毫不犹豫地重返祖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叙利亚战火烧了快3年,至今没有熄灭迹象。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有930万叙利亚人沦为难民,其中约240万人逃到国外。只要战争不画上休止符,背井离乡的难民潮就不会消退,人道主义灾难的悲剧也不会落幕。尽管如此,他们仍对停火止暴抱有期待,盼望冲突双方通过谈判对话,化解矛盾,冰释恩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回国重建家园,再次过上体面的生活。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26日 23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