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春强
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的村民反映,学校变相强制家长花500元钱,让孩子参加“存话费、送手机、赠翼校通”的活动,昨日《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这一事件,不少学生家长表示,由于孩子说老师要求不交钱不准去学校,给孩子、家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宣威市教育局已证实确实有这个事情存在,调查组正在处理当中。(3月24日 云南网)
众所周知,公民的受教育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也无权剥夺孩子的受教育权。让人义愤填膺的是,阿都乡的一些小学,竟变相强制用金钱绑架孩子的受教育权,不交钱不准上学,这既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野蛮践踏,也是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坐视罔顾。可以说,发生在学校里,挟孩子受教育权以强制推销的行径,是教育的耻辱。
即便,添置手机是出于方便家校互通有无的善意初衷,但现实的骨感是,阿都乡是云南省20个边远特困乡之一,500元的预存话费,每月至少还须消费50元的捆绑业务,只能让本已捉襟见肘的家庭愈益雪上加霜。如果是家长自愿,各取所需,本也无可厚非。但在老师的“威逼力诱”下,很多家长不得不妥协屈服,乖乖就范。
不难想象,那些经济困难,根本无力交钱的孩子,会遭致老师和同学怎样的冷眼与嘲讽,稚嫩的心灵又会遭受多大的打击与伤害。那么,嫌贫爱富、厚此薄彼的教育,教育公平焉存?教育一旦被金钱奴役,伤害的绝不仅仅是孩子或教育,还有整个社会。
或许,在利欲熏心者眼中,学校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学生是潜力巨大的消费者,教育不过是大快朵颐轻易赚钱的道具。特别是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现实语境下,一些不法逐利者更是得寸进尺,与学校或老师一拍即合、蝇营狗苟。当学校或老师把孩子当做赚钱盈利的工具时,显然是教育的悲哀。
学校变相强制摊派家长购买手机,还振振有词的自圆其说为“自愿”,无异于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或者,如此强词夺理、混淆是非的狡辩,是在故意掩盖见不得人的龌龊勾当。否则,当地学校为什么胆敢弃国家的三令五申于不顾,对地方政府此前下发的清退规定阳奉阴违、置若罔闻?
若教育任由金钱驱使,或教育演变成金钱的附庸,结果只会让人不寒而栗。500元,竟鬼使神差差点让学校和老师异化成教育的刽子手,这是对教书育人神圣天职的亵渎,也是对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莫大嘲讽,只会令教育蒙羞。
显然,对于诸如此类的教育行径,绝不能仅仅停留于叫停,而要寻根挖底,严厉问责当事人,依法严惩绑架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用强有力的法治,维护教育的风清气正。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