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鹏
“防雾霾”、“防PM2.5”……市场上各类口罩产品大都宣称具有防尘、防霾功能,对PM2.5有很好的过滤效果。然而,3月21日,中消协发布公布的比较试验结果却显示,37款样品中,既防霾效果好,又呼吸顺畅的样品只有9款,仅占试验样品总量的24.3%.一种199元的口罩过滤效果竟然和1元的一个样。(3月21日《北京晚报》)
因为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雾霾这个“全民公害”暂时还无法有效消除。那么该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有效预防PM2.5被人体吸入?带口罩,特别是在雾霾天出门时带口罩,就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
此时,做为商家,能看到其中的商机,推出“防雾霾”、“防PM2.5”等口罩,一方面迎合了人们的需要,满足了人们的保障健康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获得利润,实现经营收益。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这种做雾霾生意的事情,虽然让人纠结,但也无可厚非。
然而,当一些商家对消费者所宣称的“防雾霾”、“防PM2.5”等都是假的时,当价格高到199元每只的口罩,其效果却和1元每只的口罩一样时,我们难免会有被欺骗的感觉,而商家也明显涉嫌虚假广告宣传和消费欺诈,是在公然发雾霾之财,也是在发不义之财!
问题的关键在于,商家将防霾效果只有1元的口罩当199元的卖,相关工商、消协等监管部门,是否有责任给予监督管理和处罚?答案是肯定的。商家可以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甚至可以不遵守法律,但相关监管部门却不能对其行为进行放任。比如针对口罩,在消费者需求很大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有必要出手监管,并非需要有相关标准,要有明确真实的口罩功能与效果标注,要有与不同效果口罩对应的相关销售价格。至少,不能让一些商家拿1元的东西,当199元卖,不能让消费者花了高价,却没有实现避免被雾霾伤害的目的!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