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
网购在带给消费者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法经营者带来可乘之机。近来,售卖假药有向互联网蔓延的趋势。
网上销售的假药多由淀粉和过期、变质原料制成,且大量添加禁用、镇静、致幻或有毒有害成分,直接威胁生命健康,必须从源头堵住假药涌入互联网。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以网络售假的蔓延为背景,建立并完善史上最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议拿互联网虚拟市场上的售假行为开刀。
一些网络售假者将假货生产、存放和销售分开,以此规避监管,更有甚者,将网络销售的服务器终端设在国外,并不停地更换IP地址。近年来,网络药品与食品交易日渐成为投诉重点,然而,与“武装到牙齿”的网络售假者相比,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技术手段却普遍较为落后,应对传统市场的监管手段,已远远不足以有效监管网络食品药品交易。
网络打假的管辖权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网络交易监管涉及公安、工商、质监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但只有涉嫌刑事犯罪且涉案金额较大的案件,才会被公安机关受理。网络售假的单笔金额也许不高,但在售假者“漫天撒网”的过程中,其累积金额并不低,问罪门槛的存在,往往使售假者的违法代价过于轻微。扭转这样不利的监管局面,有必要制定国家层面的严格法律。
去年12月10日,全国打假办副主任柴海涛表示,2014年将重点打击互联网售假。今年3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的“网络交易纠纷管辖权”,则有助于以精准的管辖权追究售假者的责任。像这样事前预防与事后追责为一体的监管机制,当有助于推动网络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销售假药的蔓延也为民众正确用药敲响了警钟——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具备包括合理用药在内的基本医疗素养的居民比例仅为9.56%,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比例约为15%。在九成居民不懂得合理用药的背景中,有病乱抓药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不免给兜售假药者以可乘之机。在加强制度监管的同时,提高公众基本医疗素养同样不可或缺,尽快补上这一课,不仅有助于避免滥用药品,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对假药的甄别判断能力。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