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自主招生何以沦为自主腐败

2014年03月19日01:50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自主招生何以沦为自主腐败

  近年来,高校招生腐败案件已呈多发趋势,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3个环节成为招生腐败重灾区。去年年末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不排除因招生问题”被查一事,让高校招生环节中的腐败问题再次成为焦点。(3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据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中91.2%认为当前高校招生腐败问题严重。87.7%直言自己身边就有送钱送礼上大学的情况。56.7% 认为“已经异化成‘看钱看权’招生”。显然,在公众看来,“自主招生”几乎就是“自主腐败”。而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一开始就留下了致命的漏洞,让“自主”等同于不受约束与监督。

  比如,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名单都没有公示”。自主招生的公示,项目最多的省市只公布考生的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省份、毕业中学、语种,根据这些公示信息,公众根本无法监督。而在自主招生的面试阶段,由于评判标准不统一,而且缺乏监督,更给各种腐败留下了空间。

  于是,一方面,“在1分可以超过成千上万人的高考战场上”,自主招生诱人的降分政策无疑会让一些人寻求一切可能的机会钻营。另一方面,“自主招生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以权谋私的风险过小,也助长了日益严重的不正之风。”“自主招生中所存在的猫儿腻,在同学中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其实,教授也罢学者也罢,本来在道德上就不具天生的免疫力,当风险成本太低,一旦失去道德和法律底线的意识,即使所谓精英,也必然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于是,尤其在高校行政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的大背景之下,监督机制存在先天缺陷的自主招生,沦为“自主腐败”,其实不可避免。

  对于治理高校招生腐败,有专家开出“药方”,一是人才选拔体系建立在健全的诚信机制之上,招生环节只要发现一处不实就一票否决。二是建立规范客观科学的评价制度,公开透明、明确统一的标准。三是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其实,说到底还是老方一帖,也就是严格监督和强化问责,显然,尽管是应该“清高”的高校,乃至名校,其实也不可能“脱俗”,监督制约照样要如影随形。

  钱夙伟(知名时评人)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