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付彪:让我们给打车软件配个“亲情版”

2014年03月02日08:35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付彪:让我们给打车软件配个“亲情版”

  作者:付彪

  一段时间来,快的打车、嘀嘀打车的竞争愈演愈烈,补贴金额一路走高。有人因此受益,但老人孩子等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人,却成为受害者。许多老人,路边站半天,打不到车。马云的妈妈,也遭遇到打车难。打车软件大热,却使拒载议价频发。日前,厦门市运管处下发通知,明确禁止的哥在行车时操作手机或使用手机智能召车软件。(3月1日海峡导报)

  打车难是一个城市的老大难问题,而当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司机和年轻人的"新宠"后,中老年人和小孩打车更是难上加难。就连马云的母亲在路上打车也很久没车停下。

  对于打车软件存在的问题,现在各方面都在想办法研究解决。从政府方面看,各地都在研究如何从技术上、政策上进行干预和规范,将打车软件和出租车运营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软件公司方面看,虽然目前都处于尴尬境地,快的、嘀嘀的竞争愈演愈烈,补贴一路走高,还有其他公司在一旁观望,但是,相信他们会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共赢"的突破。

  正如马云表示,"不怕烧钱,更不怕竞争",他建议"打车软件的朋友们"坐下来喝杯茶,商量下一步如何干的更智慧。可以预见,打车软件将会一路走来,无论是政府"招安",还是他们之间"和平共处",都将会与我们"相伴而行"。

  至于出租车司机,他们不是慈善家,决不会放下"到嘴的肥肉不吃"而对中老年人和小孩 "网开一面"。事实证明,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优势是明显的。所以,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那么我们就只能改变自己了――要想减少等候时间尽快打上车,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老人和孩子如何使用打车软件,使他们也尽快成为新技术的受益者。

  前两天,微博上疯转了一组名曰"手绘微信说明书"的教爸妈使用微信的漫画。但凡看过这组漫画的人,都无不为那个叫张明的北漂小伙的孝亲之情动容。他不仅仅是在教父母使用微信,同时还是亲情反哺、精神关怀。眼下,老人、孩子面临"打车"难题,作为年轻人,我们应像张明那样,给打车软件也配个"亲情版",教会老人、孩子学会使用,使他们外出时不再受到冷落和"歧视"。这既是"形势"所迫,也是责任所系,还是尊老爱幼的实际体现。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