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董宏达:给“屌丝”提供上升环境比限制用词更重要

2014年02月21日08:32    来源:齐鲁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董宏达:给“屌丝”提供上升环境比限制用词更重要

  作者 董宏达

  昨日广州政协分组讨论中,市社科院副院长蔡国萱表示,诸如“屌丝”这样意义不明确的用语在人们生活中泛滥,带来现代生活中的很多不确定,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2月20日新华网)

  从规范汉语言角度来说,“屌丝”这类词确实不雅,甚至有辱斯文。当这类新用语用于正规交流时,也确实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诚如蔡国萱委员所言“最终会影响我们理性和逻辑思考能力。我们有些文章写出来后,还需要很多人去解释。”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去年,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屌丝”网游广告曾被暂停播出,据了解,在美国广告、传媒界有规定,一些俚语以及不雅之词会被技术手段过滤掉。

  说“屌丝”这个词不雅不规范能好让人理解,但认为“语言用词的泛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性”,则有点夸大其词,道理很简单:没有屌丝这样的词,不代表屌丝就不存在了。换个角度说,究竟是“屌丝”这样的词导致不稳定,还是“屌丝”阶层的人多容易导致不稳定?

  “屌丝”这个词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屌丝”,是指那些没背景、没房子、没车子、没票子、没妹纸的苦逼青年。从这个描述上看,有媒体称“屌丝”是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但又不知道怎么去生活的人,没有目标缺乏热情。“屌丝”成了讽刺意味的代词,所以迅速爆红,与迎合了当今大众心理和趣味有一定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屌丝”这个词并非用于对他人的称呼,而更多的是自己称呼自己为“屌丝”.用冯小刚的话说:草根是自嘲,屌丝是自贱,自己嘲笑自己和自己践踏自己。因为多数人是有自我意识、自我觉醒,才主动归类为“屌丝”。人们这样深刻而恶毒的讽刺与自嘲,恰恰说明了人们的思想正在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并没有因为社会问题本身而放弃自身的努力,相反,一直在强调努力的重要性,不抛弃不放弃,贵在坚持。

  “屌丝”现象所反映的不单单是一个文化问题,而是更大的社会问题。给这些缺少家庭背景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有效的上升渠道,让他们摆脱不公平的困境,或许比呼吁“屌丝”滥用更现实,更容易被社会接受。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