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丹
现代大学,怎能成为官场而不是大师荟萃之地?公众对大学学术权力弱化、泛行政化的意见由来已久,伴随着去行政化的呼声,各种对高校大学精神不再的批判声时击耳鼓。教育部将于3月1日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其中的各项措施,意欲通过相对分离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提振大学学术风气。
而今的大学,甚至有一个普通行政人员将一个老教授训得哑口无言的例子,这样的情形,假若当年的蔡元培校长、陈寅恪等一辈大师得见,不知作何感想?教授的尊严,源于学术的尊严。但现实中,一些大学的大小领导,不仅行政权力加身,还同时将学术权力把玩于掌中,因此才会有一些身披官袍的学阀、学霸,左右高校学术“市面”,在这种情形下,高校的学术风气怎么可能清正?
遥想当年,学者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即称:“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就是大师。汲汲于名利,左手行政权力、右手学术权力的凡夫俗子充斥高校,何来大师清风?不能淡泊名利,又怎么可能心怀学术之远景?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必须分离,学术权力的相对独立是大学精神得以发展的基础。由此改良大学土壤,吸引优秀人才,锻造一流大师,才可能有一流的学术水平。
张扬学术权力,并不代表不尊重行政权力,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各自特性,正确行使这两种权力,从而让二者成为支持大学发展的两股坚实力量。从学校发展的长远看,教授治学和校长治校本不该矛盾。制度设计首先要充分尊重学术权力的权威性、民主性、松散性。高校往往有一些干部,自身的素质并不高,领导力不强,加上学术自主的意识不强,难以协调各方面的学术力量,又要武断专行,治校结果可想而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干部,往往让公众和教授们在某种程度上轻视高校行政力量的作用,从而忽视行政力量强制性、系统性、时效性下的管理和服务效能。若要让两种力量都有较好的平衡发展,就必须让这两种力量相互尊重和监督。教育部即将颁布实施的《规程》,正是通过制度力量来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和配合。
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能有效遏制学术腐败。从本质而言,学界在讨论中提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及保护学者的合法权益问题。因此,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大学内部,有关管理部门僵化的思想和低下的行政素质,也是那一只需要遏制的“行政权力”之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尤其让行政权力不再能攫取学术权力,学术权力也不再站在学术的梯子上攫取行政权力,才可能真正避免学术腐败。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