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长江日报:“就近入学”需提防“孟母三迁”

王传涛

2014年02月18日08:52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就近入学”需提防“孟母三迁”

  □ 王传涛(山东 教师)

  据教育部消息,继年初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小学划片就近入学。据悉,这19个大城市指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2月17日新华网)

  喊了多年的“就近入学”原则,就要在全国19个大城市实施了。更可以期待,在这些大城市实施之后,“就近入学”必将有更大的普及力度,甚至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运用。对于无数家长和小学生而言,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

  但是,“就近入学”原则的实施,也招来了许多担忧。比如,一些好学校附近以及能够划到好学校片区的房子的价格,可能会“水涨船高”。继而,这19个城市会出现无数“孟母三迁”的故事,哪怕是一家人为买房背负上两代人的房贷,也会在所不惜。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就近入学”是形式上的公平追求,而公众最大的公平诉求在于教育资源配置和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一个必须要承认的现实是,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好学校”与“差学校”,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历史文化、学校传统甚至包括同学资源,都会有所区别。那么,“孟母三迁”的故事就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并非是这一两个例子能够说明的。信奉“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国人家长,从来都是为了孩子成长不计得失。就近入学原则之下,家长可能会心有不甘,借读也好,择校也罢,都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好的环境去读书,买房子只是一个方面,找教育官员投门子、递条子,恐怕也会大量发生。

  “就近入学”原则,仅仅为所有的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政策保障,换言之,“就近入学”原则只是在形式上试图规避已经泛滥成灾的择校现象,而保证某一地域之内的相对公平。但是,最大的不公,恐怕还在于各学校之间在资源配置尤其是管理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公,那将是一项多层面的长期工程。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