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青年观:把世界带回家

沐沂

2014年02月18日08:0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过年的温暖仍萦绕于心,游子已穿上征衣,告别家乡,开始新一年的打拼。倚门远望的母亲形象,是他们永恒的激励,当然,也是隐藏心底的酸痛。

  而对于独对空巢的老人来说,每逢过年大概总要经历情感大起大落的折腾。倦鸟归巢,儿女绕膝,自然喜不自胜;可短暂的欢聚后,难免要经受心理落差,快乐热闹之后的寂寞冷清更难耐。

  如果可以选择,最好的尽孝当然是陪伴。然而在规模空前的工业会、城镇化浪潮中,这显然是种奢望。退而求其次,让父母老有所乐,自己生活得精彩,才是儿女们应该动的心思。

  一个朋友的做法值得借鉴。过年回家,他给父母带了一部智能手机,并装上即时通讯软件,然后花大气力教会了父母如何操作。一个小小的创意,竟给亲情沟通创造了契机,给老人带来无穷的快乐。他可以随时随地把孩子的照片分享给千里之外的老人,老人不仅可以和小孙子实时对讲,更可以保存语音,想听便听。人性化的科技,弥补了现实的缺憾。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提到孝我们常常讲反哺义、跪乳恩,在物质生活不再匮乏,而社会变迁加快的当下,感恩尽孝应该有新的内容。年轻人可以像那位朋友一样向父母传授技术,同样也可以潜移默化地修正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而这恐怕正是父母所需要的。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不同阶层之间,也存在于代际之间。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颇有意味的场景,对面的父母满怀期待看着儿女,仿佛那就是整个世界;儿女却对着手机屏幕,独享着世界的精彩。信息化带来的全新联系方式和生活方式,把老人关在社会之外,当交流遭遇挫折,他们很容易怀疑自己的价值,陷入无趣、无望、无助的状态。

  尽孝,既要养其身、更要养其志、养其心。你发现他们的饮食习惯不太健康,不妨从网上打印一份爱心菜谱;如果他们不喜欢运动,也许一个小小的计步器就能改变现状;你恰好知道他们一直想去的地方或想追的梦,不妨就带他们走出生活羁绊,“聊发少年狂”一次;或许他们对你的生活方式充满不理解甚至愤怒,那就静下心来深聊一次,或者带他们真正走进你的生活……

  父母的知识与价值,来自既定的传统文化系统,日积月累而成并自给自足。儿女或许可以通过努力,打破这种闭关循环,让外面清新的风吹进老家的窗户,涵养老人一种开放的心态,这不仅会让老人生活得更自在,而且年轻人的烦恼也会少了许多。所谓“中国式盘问”、逼婚,与给儿女做顿爱吃的饭其实是一样的,无非是父母彰显自己价值的一种途径。

  而从社会角度讲,这恐怕也是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是年轻的,而你却从未年轻过,并且永远不可能再年轻。”这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一句话,年轻人用它来宣告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文化反哺时代。年轻人用活泼的生命状态,迎接变化太快的世界,并把习得的新知识、新理念传入社会机体。如此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未来。

  把世界带回家,这是时代给年轻人的荣耀,也是一道严肃的考题,你准备好了吗?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8日 19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