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电影业还在为国内春节档、情人节档的市场热度激动不已时,从欧洲又传来好消息——《白日焰火》和《推拿》分获第六十四届柏林电影节的主要奖项,本届柏林电影节也成为有史以来中国电影成绩最好的一届。甚至有人惊叹:“这是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
好时代的出现,有其存在和延伸的内在驱动力,绝非偶然。可以说,不论是国内电影市场的高度繁荣,还是中国电影在海外受到的尊重和嘉奖,皆可归因为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释放的巨大能量,以及内容题材多样化带来的探索精神和创作活力。
万物生长才是春之景象。只有开放、包容的创作环境,才能带来活跃、生动的创作实践;只有多样、丰富的作品涌现,才能产生思想、艺术俱佳的精品佳作;也只有凭借精品佳作,中国电影才能在全球银幕上拥有传播力和话语权,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摘金夺银、柏林擒“熊”,是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只是在掌声和庆祝之后,还需冷静与理性,认清不足、不断加油。既然已经找到成功“基因”,中国电影就应该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不再摇摆。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7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