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过年,“中国式盘问”便成热点,被舆论裹挟、放大,似乎从热词变成了恶词。事实上,所谓“盘问”更多来自亲友善意的期待。年轻人应当理解,尊长亲朋的问询,出发点大多是贴心的关怀。过年回到家,聊聊近况,谈谈婚恋,这都是人之常情,本不必“选择性过敏”甚至抵触。
其实,种种被“盘问”、被“逼婚”的心理往往源于自身的压力。就算没有了七大姑八大姨的絮叨,“该婚”这座大山仍然客观存在,此乃人伦之义。只不过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物质条件、情感纠葛、工作际遇等限制,年轻人的婚恋问题暂时难以排解,“走投无路”之际,干脆把压力算到了“逼婚者”的账上罢了。
亲情无价。换个角度看,年轻人之所以有被“逼婚”之感,实际上也是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心使然。婚姻是个人的人生大事,承载着父母至亲的关心、关爱。积极、慎重地处理婚恋关系,才能让亲人放心。相反,一味逆反、恐之惧之,不是成熟的应对态度。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7日 05 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