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观点1+1:公务员不得看“毛片”,废话禁令小儿科?

2014年02月14日14:3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公务员不得看“毛片”,废话禁令小儿科?

背景:沈阳市大东区出台的公务员行为规范引起争议。吐槽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不得观看黄色影视等要求。规范起草方表示,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基于公务员道德行为底线应高于普通群众的考虑。

京华时报发表陆文江的观点:这份3000多字的规范,不仅涵盖了工作的各个方面,还将监管触角延伸到“8小时之外”,对赌博、婚外情、吸毒、造谣等行为严加整治,也算煞费苦心。但问题在于,如何执行?正如一些网友所反问的:谁看黄片了还要报告不成?谁有婚外恋情会满世界宣扬吗?如果只有原则性要求,而无操作性内容;只有这不准那不行的申令,而无惩处的程序,措辞再严的规范,也只是稻草人和纸老虎。关于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范已经颇为可观,关键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违必罚,让各项禁令通上高压电,防止破窗效应,才能打造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

小蒋随想:在反腐领域,“凡贪多色”已成为一条定律。鉴于贪官包养多名情妇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地方规定公务员不得看“毛片”、搞婚外情,着实有些小儿科。公务员违法乱纪,理当根据党纪国法加以惩处,恐怕用不着再搞地方“土政策”。“公务员道德行为底线应高于普通群众”看似高调,但地方公务员行为规范说了太多“正确的废话”,反而映衬出某些干部的道德耻感“钝化”。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规范与早些年“海关官员不得庇护走私”一样令人哑然失笑。某些干部之所以“有能力”违纪违法,就在于权力存在被滥用的漏洞,具有不当得利的可能。相对于外部的行为规范,还是抓住权力正当行使的“命门”更靠谱。

非法的“上访训诫中心”何以“合法”存在?

背景:八河南多地建“非正常上访训诫教育中心”,对非正常上访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训诫、警告和劝导教育”。河南南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人员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称:“这是省里的统一安排。”省有关部门却没有回应。

华商报发表田德政的观点:导致人们屡屡上访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就是像南阳这样的滥用职权、滥施官威,致使人们诉求无门,才使得民怨沸腾。当劳教制度被全面取消时,采用这种违法的方式来限制公民的上访,实际上就是对法治精神的阳奉阴违,就是逆改革潮流而动,对于这样的行为有必要进行清理整顿,否则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新京报发表观点:真正的问题在于,从“红头文件”到“机构设置”,从“专项经费”到“专人负责”……非法的“训诫中心”都是以“合法”的名义在进行,以“经验”的形式在推广,以“政绩”的名义在宣传。何况,“中心”不是个案,其存在时间也延续多年。这些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地方。

小蒋随想:这样的“训诫中心”只是在扬汤止沸,其迎合了某些地方官不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只要地方看上去“祥和太平”的“伪政绩”需求。这同时也表明,取消各地信访排名,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地方的截访冲动;废除劳教制度,也不能杜绝某些管理者以其他非法的方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当权力一方面没有为民做主,另一方面还违法行政,只能说明权力本身仍没有被装进依法限权、民主监督的笼子。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