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春晚,寻求“开门”与“创新”(人民论坛)

张颐武

2014年02月03日03:1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2014年春晚在众人瞩目中展现真容。看完这台由外请总导演冯小刚和不少社会人士、央视团队共同打造的晚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合作办春晚的方式,确实有创新,体现了央视开门办春晚的决心和吸纳公众意见的真诚。

  当然,公众不可能要求一种已经高度成熟的模式,在一夜之间就焕然一新。但人们可以从这种尝试中,看到春晚在它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传统之间寻求新的可能性的努力。毋庸讳言,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公众对于春晚的期待也在越来越多元化,众口更加难调。同时,春晚的功能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目不转睛”地观看,到现在的“伴音伴影”式存在。当年春晚是一家人团聚的中心,现在家庭团聚已逐渐并不以客厅中的电视机为中心,而是将之作为一个渲染过年气氛的陪衬。这些都为春晚的发展带来复杂的变化。公众一方面需要春晚作为除夕夜团圆的一个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对它的要求和趣味更加多样化。

  正因为看到了这样的现实,这一届春晚开始时那段“春晚是什么”,把社会上对此的众声喧哗如实地展现出来,体现出组织者自我反思和坦诚面对公众的决心。这既是“懂得放下”的坦然,知道难以让所有人满意;又是“有所追求”的自信,明白通过反思才可能前进。基于此,今年春晚以“真诚、温暖、振奋、欢乐”的基调定位,不追求大场面和虚夸的作风,而力图用真挚淳朴感动观众。

  由此开始的春晚,在从简不尚豪华的基调下,有了相对新颖的面貌。主持人老面孔和新面孔融合在一起,主持词也更注重生活化和生动化,让日常生活的语汇和接地气的幽默表达贯穿始终,这是“开门”的明确标志。这种“开门”,还体现在原来与春晚无缘的演员和各电视台选拔出来的新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节目的作者也有不少是新人,显现了开门的魅力和活力。虽然节目的提高空间依然存在,但新人新面孔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开门”的同时,今年春晚也体现了开放的精神和创新的追求。苏菲·玛索和刘欢的对唱体现了向国际的开放,青年人喜爱的韩国明星的出现,也使得春晚在年轻人中的影响有了进一步提升,时常穿插的网络元素更增强了春晚的时尚性。这些都显示了“开门”带来的不拘一格的特色。这些特色当然是和传统的继承相映成趣的,如京剧的展现、武术文化的展示、传统民歌的展现等,让人们找到了对传统形式的认同感。

  今年的春晚,是央视全面迈开“开门办春晚”大步的一年。它所做出的努力,为未来进一步开放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经验。事实证明,公众尽管对春晚仍有各种意见和看法,但30多年形成的文化传统仍在延续,公众仍然有较强的期待和关注,仍然需要春晚在除夕带来快乐。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03日 04 版)
分享到:
(责编:曹昆、苏楠)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