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许多人在学习哲学时,往往会面对难理解、没兴趣,学后不会用、用得不到位的现实困境,究其缘由,除了客观上哲学思想自身具有的抽象性加大了学习难度外,还与哲学读本或教材语言较晦涩、联系实际不紧等情况有关。日前,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该书力求将理论论述与现实运用相结合,既写出了新意,又写出了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理论论述系统翔实。该书从十个专题展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鲜明主线,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讲首先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前进的伟大思想武器。之后,分别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要求,并最终落脚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强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全书首尾呼应,结构合理、逻辑严密、论述系统,充分体现出哲学学习的连贯性,有利于广大读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抓住主线,并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是切实助力思想行动。该书定位明确,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我们面临的具体问题,探寻其认识偏差的哲学根源,并从科学思维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这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更应成为我们行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同时,面对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工作局面,该书为党员干部支招,提出:要牢牢把握实际工作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增强自身本领,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从而能够在工作中从容、积极地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还比如,该书还紧贴时代脉搏,在第十讲深入阐释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指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个体都要注意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理想的关系,处理好理想信念与实际行动的关系,要拿出志气、勇气、静气、正气,用实际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种对实际工作的哲学解读也告诉我们,读书的目的不在学习本身,而是要自觉地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勤于思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三是行文凝练质朴。细读此书,感到该书引用经典而不晦涩、系统阐述但不乏味。不难看出,书中一以贯之地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相关论述和重要思想,并注重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浅出,表述方式接地气,用语亲切。比如,书中阐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将“一把椅子”类比作客观存在,将“椅子挡道、动念欲挪”类比作主观思维的活动,将“挪开椅子”类比为主客统一从而改造世界,短短数言便将二者关系用生活片段加以形象说明,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与消化吸收。还比如,用“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阐明只有运用战略思维,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才能驾驭全局,取得事业成功;用“行百里者半九十”提醒我们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就越不能松懈,越需要加倍努力奋斗、艰苦奋斗、顽强奋斗。该书力求用平实凝练的语言将哲学原理讲透彻、讲明白,以利于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如地转化运用。这种文风充分表明,哲学并非高高在上、难以触及的理论明珠,而是源于生活的生动表达。我们完全可以用生活的语言表述哲学观点,用生活的场景阐明哲学思想,使哲学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成为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大众哲学。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