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争鸣:2013贺岁电影之憾,《私人订制》等品质不够

刘藩

2014年01月17日08:2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2013贺岁电影之憾

  人是物非(漫画)
  徐鹏飞

  2013年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20周年、产业化改革10周年的历史节点。这一年,无论是此起彼伏的观影热潮,还是接连引起的社会文化热点讨论,都显现了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的中国电影的活力。高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也让人对这一年12月的贺岁档满怀期望。

  辞旧迎新、欢乐贺岁的消费心理,使得贺岁档期往往成为引发全民观影、杀出黑马的最佳时机。事实证明,2013年12月的贺岁档确实以21.4亿元的票房收益收在高位,为全年总票房做出了贡献。但是相较而言,还是有一些遗憾。一是在全国全年新增银幕5077块的情况下,2013年12月票房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17%;二是虽然有《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这样受到观众期待和社会热议的影片,但整个贺岁档期并没有出现前两年《让子弹飞》、《人再囧途之泰囧》那样让人争相一睹为快、口碑走高的盛况。业内外高度瞩目的2013年12月,就“贺岁影片”这一类型而言,缺乏真正能挑起大梁的“非他莫属”之作,就“贺岁”这一档期而言,也没有出现应有的火爆。其中原因何在?

  首先,贺岁档要火,必须要有适合贺岁口味的现象级大片,才能刺激全社会的观影热情。作为2013年贺岁片领头羊的是《私人订制》和《警察故事2013》。《私人订制》是王朔和冯小刚这一对搭档拿手的喜剧题材,他们的“重新归来”被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同样被寄予厚望的还有成龙,2012年他凭借娴熟的动作喜剧类型电影《十二生肖》成功砍下8.7亿元的票房,这次又操刀口碑很高的《警察故事》系列,备受影迷期待。遗憾的是,这两部影片的反响都不能满足预期,没能引爆贺岁档电影的消费热潮。前期宣传攻势大,观众对执掌贺岁档的成熟导演、成熟类型的心理期望值高,而影片的品质与预期特别是与贺岁片的匹配度不够,导致了观影心理落差,是这两部影片不被满意的重要原因。以《警察故事2013》为例,它放弃了动作喜剧类型,选择悬疑犯罪动作类型,在《警察故事》系列的好招牌之下,却讲述了一个格局很小的故事,一改成龙惯常的活力四射的谐趣正义英雄形象,呈现的却是一个“一本正经”的老公安劳模形象,平淡了许多。这再次证明,电影作为产业,资金投入、创作创新、宣发传播等环节一个不能少,但“内容为王”是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则,品质才是票房的根本保证

  其次,整个档期国产片供给总量不够,品质不高,类型单一,尤其缺乏优质的喜剧类型的合家欢电影和全民电影。在12月贺岁档这样的全民档期,几部大片远远不够,需要非常丰富的供给。不但要有给影迷的细分市场影片,更要有给所有人的大众市场影片。2013年12月共上映近20部中外新片,较之2012年约30部新片的供给量有10部的差距。在这近20部影片中有警匪片、翻拍喜剧片、奇幻武侠片、动画片等类型,但就是缺乏能够吸引全民观影的高质量的合家欢喜剧片。《风暴》《扫毒》《无人区》《四大名捕2》等虽然热闹,但打打杀杀的情节对为“贺岁”而来的观众来说,显然不够契合,人们需要的是温馨、愉悦和畅怀,这4部影片因此未能撑起贺岁档的门面。

  再次,进口片也不给力。一直以来,在贺岁档国产片是主菜,进口片是配菜。2012年全年我们共引进外国电影75部,而2013年只有58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贺岁档乃至全年票房的增长。而且2013年多是《双雄》《狼少年》《奥林匹斯的陷落》这样热门度不高、影响不大的进口片登陆贺岁档,降低了贺岁档的温度。若有类似于《疯狂原始人》《神偷奶爸2》之类的合家欢动画片,或者《少年派》那样的全民电影及时补位,相信会更有爆发力。

  2013年贺岁档的这些“波动”和遗憾只是一个表象,它所暴露的深层次的影片品质欠缺、高端人才匮乏、体制机制不顺、投融资渠道不畅、技术创新缺乏等问题更需要我们专门研究,具体应对。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电影的竞争力才会获得根本性的提升。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17日 24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