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方
近日,上海一名市级机关的80后公务员在看完《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系列文章后,自述辞职的心路历程,称在机关工作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1月14日解放日报)
按照正常的人才分布规律,一个社会的人才,应该是均衡分布在各行各业中的,或者是略微向科研、创新、技术等行业倾斜。至少,绝对不会是所有的人才都争先恐后地去当公务员。正如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所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然而反观中国现实,我们却不免忧虑:“国考热”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千军万马挤过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这种失去理性甚至是几近狂热的现象,在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必然会有所反应和反弹。换言之,很多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在选择了公务员之后,经过若干年的工作,发现自己依然无法适应,依然想要去追求更大的梦想时,必然会选择辞职。这不过是正常的社会人才流动,而且这个时候,公务员的工资高低、福利待遇好坏,收入多少等等明显都已经是无关紧要的因素了。
拿写信给媒体的上海这名市级机关的80后公务员来说,与其说是“收入7年没涨”导致其的辞职,倒不如说是“听话加写报告”工作内容,才智无法发挥和使用的苦闷,“到外面闯一闯”的理想和冲动,驱使其做出了再也正常不过的选择。“收入7年没涨”不过是公务员工作无法实现“水土相服”的一个借口。
道理很明显,一方面,“收入7年没涨”绝对不至于是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之下的,不至于是比大多数人低的,更不至于是陕西那位6年里每月只有540元工资的教师那样的。或者换一种说法,一个每天就只有“听话加写报告”、“一张报纸翻一天”的劳动者,又怎么能够期望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拿高收入呢?另一方面,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高收入、高工资、高福利的代名词,如果仅仅因为“7年收入没涨”就辞职,那只能说明,这样的公务员根本就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不符合一个公务员最起码应该具备的思想标准。
公务员福利少了又如何?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又怎样?这不过是人才和公务员队伍的一种双向选择和放弃而已,是人才正常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特别是从社会整体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受教育程度高、有理想之年轻人从公务员队伍中“逃”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其它行业、其它“舞台”,这明显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不必只盯着工资多少,拿“7年收入没涨”说事!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