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大师“自损”,戳破了乡愿的窗户纸

2014年01月15日11:11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师“自损”,戳破了乡愿的窗户纸

  “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近日,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一段抱怨考试的日记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称赞大师真性情。日记出版时曾被建议删改,季羡林则决定一字不改:“我70年前不是圣人,今后也不会成为圣人。”

  虽然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已经作古,而先生学问思想中的精华,依然还在滋润着后人。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老先生年少时,居然也是血气方刚的“吐槽”一族,对于各种考试也同样满腹抱怨。他过去日记里一句“他娘的”,拉近了大师与芸芸众生的距离,代入感油然而生,大师原来如此可爱。即便大师受到如此尊重,也与乡愿本来没有半毛钱的瓜葛。

  所谓乡愿,学者罗志田在《校园里的乡愿风》的系列文章里说,“若对善者和不善者皆不表出自己之好恶,大约就是典型的乡愿了。”对于乡愿的抨击,孔老夫子直言不讳,“德之贼”。相比那些坚守乡愿观念又浑然不自知的人来说,季羡林先生言之凿凿。乡愿的窗户纸真的该捅破了。

  其实,“反求诸己”的优良传统,在时下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黯淡,尤其在文化教育领域更为明显,与乡愿习气的泛滥不无关系。现实中,院士与弟子、教授与学生一旦“反目成仇”,总是会爆出许多的猛料,试想,以前都干吗去了呢?为什么一定要闹到鸡飞狗跳的地步,才相互攻讦撕下脸皮呢?说穿了,利益上的勾连,乡愿的信念,成为彼此攻守同盟的现实纽带。

  季羡林先生自爆“粗口”的日记,虽然比不上他的学问文章那么让人有所教益,不过,起码把大师是如何炼成的经历活脱脱地展现了出来。大师尚且可以“自损”,说明一团和气甚至沆瀣一气的乡愿帽子,真的不用继续戴下去了。否则的话,在乡愿的毒害下,不仅“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理念不会得以彰显,恐怕还会让“吾只爱吾师,吾不爱真理”的荒唐肆意横行。

  (原载红网 作者寇军)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