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作多少表态、开多少会议、写多少总结都不难,难的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在即,如何继续踏石留印,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抓住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总结第一批活动不难发现,那些效果好、群众满意的地方和部门,往往是以问题为抓手,在人们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动真碰硬、勇于突破。从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到清理公车和楼堂馆所,从压缩会议严控庆典,到节减公务接待费用,一系列立行立改之举,无不剑指作风之弊、行为之垢,顺应了社会的热切期待,是对群众路线的最好诠释。
第二批活动单位的一大特点,是更直接面向群众,更贴近基层一线。群众的要求更加具体,期望也更高,活动举措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切身感受最直接。这就要求第二批活动更务实、更接地气,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努力,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下大气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良作风问题,确保不“断层”、不“夹生”。
有人会觉得,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事,自己长年身处基层一线,不存在这些问题。看不到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一直以来,无论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还是少数干部“老百姓给脸不要脸”等悖谬言论,伤害了基层群众的利益和感情,为人们深恶痛绝。基层治理对接最复杂的中国,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难题何其繁重;基层干部直接面对最广大群众,需要倾听的呼声和意见何其庞杂。倘若没有问题导向,无视、回避和掩盖问题,只能使问题越拖越大、越积越多,到头来积重难返、不可收拾。突出问题导向,坚持聚焦“四风”,同样是市县机关和基层干部马虎不得的重大课题。
问题导向不是一句空话。第二批活动范围片大面广,涵盖市、县、校、企等多层面、多领域、多群体。认真扎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心中有底,才能做起来有板有眼,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就需要各地各部门深入调研摸底,特别是对需要侧重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梳理,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搞“一刀切”、“通用方”。问题底数摸清了,才能够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从解决具体问题抓起,明确整改重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推向前进。
问题导向重在落实,难在实干。光说不练假把式,与其嘴上日行千里,不如迈好脚下每一步。站在第二批活动的新起点,各单位和各级干部都应思想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着眼实际问题学起来、动起来、改起来,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