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生活漫步:别忽视了“精神赡养”

成慧

2014年01月10日08:16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老龄化社会来了,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养老焦虑。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老人们能否“颐养天年”,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是否充裕、养老环境是否舒适,更在于精神层次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能否“老有所乐”

       

  元旦刚过,山西乡下62岁的郝燕住进了儿子在城里给自己买的新居。现代化厨卫家电一应俱全,但郝大妈却高兴不起来:“除了外出买菜,大部分时间我都窝在家里,儿子不在身边,邻居也不认识,找个说话的人都难!”

  步入老年,无人陪伴、寂寞冷清……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养老焦虑。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人,老龄化已经汹涌而来,“中国式养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困局。

  为破解养老难题,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有关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努力: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蕴含着爱老敬老意义的重阳节被提升到法定层面;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然而,和老人们的养老需求相比,和老人们面临的困境相比,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多数老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人口流动越来越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子女前往异地求学、工作、定居后,老人是随迁还是独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独守,“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不少“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少了子女在身边照料,生活上不方便,情感上更是难享天伦之乐;随迁,面对文化差异,老人的精神生活同样堪忧:无论是媒体报道的老人坐公交车“兜风”打发时间,还是江苏八旬老人盼儿子快点下班回来而故意趴在窗口喊救命,如果不是情感空缺,老人们怎会做出如此令人心酸之举?

  其实,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随迁还是独守,老人们能否“颐养天年”,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是否充裕、养老环境是否舒适,更在于精神层次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能否“老有所乐”。

  让老人“老有所乐”,首先离不开子女的精神慰藉。一首《常回家看看》曾让多少人为之动容,一道“算算这辈子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的“亲情计算题”也提醒着人们与父母相处时间的短暂。“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无人不晓,然而现实中的诸多无奈,还是拖住了不少人回家的脚步。曾经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一代,转眼便成为“421家庭”中独自赡养4位老人的主心骨,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但从精神上慰藉老人,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让老人“老有所乐”,除了呼吁子女多关爱父母、常回家看看、多聊聊心事,也需要老年人观念的转变,更离不开公共服务的“制度补血”。一方面,老人们应尽量走出自己划定的围城,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公共生活;另一方面,政府要“保基本、兜底线”,发挥社会养老力量,多倡导如送餐、陪聊、陪护等关爱老人精神状况的社会服务,让更多老人找到情感寄托,真正安享晚年。

  无论养老问题如何破解,老有所乐都不该被遗忘。请多给老人们一点“精神赡养”,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乐。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10日 18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