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对中国感兴趣,中国的一切在我心中都充满了神秘色彩,比如花纹一般的甲骨文。我甚至自己发明了一套类似甲骨文的密码符号,用来记录一些小秘密。我还读过中国童话故事《神笔马良》,觉得很有意思,心中更增添了对中国的向往。这些向往在高考的时候开花结果,使我做出了学习汉语的决定。尽管土耳其的高考竞争非常激烈,但我还是选择了在当时还不热门的汉语专业。
在学生时代,我曾勤工助学,为中国游客当导游。中国游客普遍热情开朗、善解人意,能够入乡随俗,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目前,土耳其还不是中国游客的热门选择,每年入境约3000万游客,大概只有十几万中国人。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到土耳其旅行,了解土耳其,同时也能让土耳其人通过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
在土耳其,“汉语热”主要源自经济的驱动。中国是土耳其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学好汉语就有机会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用于经商。因此,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由于大学教授的收入还不高,愿意进入大学做研究的人也不多,导致土耳其的中国文化研究方面还很弱。
虽然目前的中土交流主要以经济层面为主,但我认为,经济中同样包含着文化。中土两国渊源深厚,伊斯坦布尔曾是“丝绸之路”的终点,是“丝绸之路”将双方连在了一起。在贸易中传播文化的传统,古已有之,当年通过贸易传入的丝绸、瓷器等生活用品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当地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去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曾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他指出,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如今,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会加强经济互联,也必将加强民心相通。
的确如此。我看到,贸易已经再次重塑了土耳其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在中国经济崛起之前,人们只能买到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价格相对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中国制造”在土耳其深入人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使土耳其人认识到中国人勤劳、聪明的民族特质。
随着交流的持续与深入,中国文化必将更多地进入土耳其人的视野。在我看来,两国文化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价值观、家庭观上,都很注重“仁”和“孝”。另外,中国文化极具包容性,因而呈现出多样化,这也是土耳其文化的特征之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我看到了很多古建筑遗迹、器物,展示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多个宗教融为一体的文化景观。这些宗教通常具有排他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难以共存甚至引发战争,而在这里却能完全交融,这种包容性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不同民族统治的历史,使不同宗教、多样文化并存共处的情况在土耳其也较为常见。这些相似之处,降低了两国交流的障碍,使人民更易亲近。
2012年在土耳其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就是中土文化交流的一个很棒的开端。这个活动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包含了对中国音乐、书画、民俗等的展示,反响非常热烈。有近三十万人参加了活动,对于一个只有7000多万人口的国家,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这三十万人中,也许会有不少孩子迷上中国文化,活动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将来必定会有所收获。
当然,仅凭这样的展示活动,深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文学作品的译介,才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影视作品也大有发挥的空间。土耳其的电影票房大部分还是来自本国电影,好莱坞大片并没有太大的市场优势,这意味着土耳其人偏好本土口味。而与土耳其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及诸多相通之处的中国文化,将更容易被我们所了解和接受。
(作者系土耳其安卡拉德兹大学副教授,本报记者周飞亚采访并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09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