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普通话与方言,能否成为好伙伴

2014年01月06日08:08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普通话与方言,能否成为好伙伴

  广电部门再次发出禁令,不少主持人躺着也中枪。有关部门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俚语俗词等。对照这一标准,不少观众担心深受欢迎的《新老娘舅》、《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都在清理之列。

  其实这个通知不是第一次发出。早在2004年,相关部门便发出类似通知,指出方言节目“有违广播电视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到今天,又再次发出类似通知,只能说明一些有地域特点的节目具有比较强大的生命力。当然,相关部门肩负推广普通话的重任,对主持人应该规范语言表达也需要“年年讲、月月讲”。

  说来,一些俚语俗词的确不够高大上。例如“屌丝”一词就不太雅观,尽管现在大家都默认其存在,但的确也需要规范。不过,问题在于,肃清行动是否可以扩大化。譬如最近有专家说“小伙伴”一词不雅观,但是如果主持人都不能使用“小伙伴”这个词了,那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可以替代,小伙伴可真要惊呆了!

  方言俚语说小了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说大了其实是一种文化。上海电视节目《新老娘舅》在江浙一带影响极广,家长里短、拉架劝和如果用标准普通话,其效果不难想象。可能和喝一口咖啡嚼一口大蒜的滋味差不多,关键是老百姓不会买账。你看过话剧式、歌剧式的吵架吗?就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主任周磊所说,“方言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味道,有些语境与幽默感是普通话无法替代的。就好像唐诗翻译成英文一样,有些方言用普通话表示就失去了原汁原味”。

  社会学家郑也夫调查显示,人们对语种保护的意识甚至落后于对动物的保护。也就是说,不少语言现在已经濒临灭种,比大熊猫还要珍贵。想来,所谓言为心声,作为晚生后辈如果连祖先所说所歌都听不懂,也丝毫不能感悟,这种文化断裂是可怕的。

  扯远了。作为公共电视台,既有推广普通话的重任,也有保护方言不灭绝的责任。两者都很重要,并且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特别在新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每天操着普通话在外奋斗的农民工,如果能时不时听到电台电视台里传来的乡音,可能要比任何高大上的祝福都要暖到心里去了吧。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