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共场所不吸烟从领导干部抓起,被作为在全社会形成禁烟控烟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
高层要求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带头不吸烟,本身是积极的。从微观着眼,下级面对吸烟的上级不必再“不好说不”。从大局来看,无烟化的公共场所与办公区域,对于改进干部作风、清新社会风气,都会有所助益。但必须指出,戒烟的根本还在于戒瘾,公共场所禁烟也有局限性。
有个笑话——某人说戒烟很容易,因为已戒了N次。其实,爱抽烟与戒烟难都是因为烟瘾,而烟瘾是由尼古丁作用于脑神经的结果。我国受到烟瘾影响到人有多少?去年,卫生部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指出,我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另外,约有7.4亿的不吸烟人群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为吸烟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
有人试图狡辩,某某抽了一辈子烟,还不是活到多大岁数;某某根本不抽烟,“照样”得癌症……这种“比较”其实回避了,如果不吸烟,有些人可能更长寿;不直接吸烟的人患病,未必不是因为吸二手烟所致。说到底,“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是世界共识,不过是在烟瘾作用下,一些人明知故犯、自欺欺人。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是从社会层面倡导禁烟,希望形成公共健康氛围,避免对不吸烟者的二次伤害。但这一规定,也可能会被烟民解读为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在私家地盘没人管,想咋抽咋抽。甚至,还可能被归入“不能干涉私权利”的范畴。显然,这种曲解需要警惕。“瘾患”不除,喷云吐雾的危害仍在。
对个人而言,戒除烟瘾除了自身要有定力与信心,还需要外部的健康指导与监督鼓励。鉴于由烟草所带来的疾患支出日益增加,医疗卫生部门也当考虑将戒烟纳入专业研究乃至医保报销范围。从拒绝吸第一口烟开始,从提前避免吸烟危害做起,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
就干部来说,如何拒绝烟草,还关乎打击“类腐败”与专项特权。很难想象,在好烟都是别人“孝敬”的、不抽白不抽,还有各种“白盒专供”掩人耳目的情况下,某些烟民干部会对禁烟真心服从,而不是阳奉阴违。干部收受天价烟、烟企暗中搞特供,在规范层面不能没说法。
而从地方税收层面,也当逐步戒除对烟草产业的依赖“瘾”。虽然烟草业对一些地方税收“贡献”不菲,但这是以损害公众健康为代价,是不能持续的恶性发展,在烟盒上印上“吸烟有害健康”,无法按“买者自负”免责,地方发展与税收途径必须转型升级。从政府层面进一步严控烟草业、对相关企业逐步“冷处理”,才是健康的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