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三下乡”常下常新

本报评论员

2013年12月31日07:5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新年将至,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再次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

  文艺大篷车走遍千家万户,田垄间的“科技经”吸引无数“粉丝”,医疗小分队诊疗疑难杂症,志愿支教者在山乡落地生根……持续近20年的“三下乡”活动服务农民、造福乡里,不仅让亿万农民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向他们传递信心和希望,业已成为响当当的公益社会活动品牌。

  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乡土中国正经历深刻变迁。但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离不开农业的基础稳固、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民的安居乐业。

  35年改革开放,农业农村农民的境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论吃的,论穿的,论住房,论环境,很多农民兄弟不见得比城里人差。短腿短在哪里,短板短在何处?文化、科技、卫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源分布,随着距离的延伸急剧衰减,看戏要进城、上学要进城、看病要进城的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改观。仅靠互联网的普及,难以填平城乡间的鸿沟,某些方面甚至还在形成新的断层。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年复一年地走下去、送下去、帮下去,才会有农业强起来、农村活起来、农民综合素质一天天高起来。

  与“三下乡”启动的1996年比,今天的农村面临新的形势。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农业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无不对“三下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新的挑战。那些掰着手指头盼着父母回家的留守儿童,渴望得到怎样的文化慰藉?那些拄着拐杖在村口眺望远方的空巢老人,需要哪些医疗服务?那些从大城市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又期待吸收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惟有切准农村实际、把握农民意愿,更好地与“三农”无缝对接、同频共振,这样的馈赠才真是雪中送炭,这样的下乡才不虚此行。

  “三下乡”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往上数三代,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祖辈都是农民;往后看三代,中国最大的变化必将发生在农村。在某种程度上讲,今天的“三下乡”,是反哺农村农民,更是在为未来播种。城乡携手,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共同补齐现代化的短板,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开满繁荣之花。

  行动起来,让“三下乡”常下常新、走基层越走越亲。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31日 04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王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