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冯氏喜剧的忧伤

2013年12月24日10:2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冯氏喜剧的忧伤

【焦点话题】

《私人订制》4天票房3亿2,创下华语电影首周末票房纪录。然而,口碑却不像票房一样高歌猛进,一些影评人展开了“比犀利,赛刻薄”的竞赛,将影片贬得一塌糊涂。普通观众的点评温和得多,但也不再是以往冯氏贺岁片一出,观众喜大普奔的劲头了。冯氏喜剧过时了?喜剧之路怎么走?

热点与争议 冯氏喜剧过时了?

近年的冯小刚,已经从单纯的导演,向股东、投资人等多元化的社会身份转变,当年的“平民导演”已经进化成“股东导演”了。

因为剧本创意就是炒当年《甲方乙方》的剩饭,所以无论行家还是一般观众,都把《私人订制》(以下简称《私》)和《甲方乙方》(以下简称《甲》)做关联对比。当然我也不能免俗,给出的简短评价如下:冯小刚拍了十六年电影,转了一圈,终点还不如起点。

《甲》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很多人总结原因是“接地气”,让我诠释这三个字,那就是——平民导演拍了一部讲述平民生活的电影,让平民看了很喜兴,有一种来自底层社会短小精悍的写实,俗得很透彻很直率。但是看了《私》你会发现,16年后的平民导演早已攫升到各种高端成功群体去了,不过他对“平民”的理解还停留在当年。为了取悦现在的平民,冯小刚努力回味着自己曾经是平民导演时的感觉,却忽略中间有十六年时间差这么严重的问题,这种只瞄准社会定位而忽略时空运行所造成的后果,用现在网络流行话说就是“端着”。

这几天舆论对这部电影的风评,是吐槽很猛同时票房也很好。我想这并不是特别矛盾的地方,因为这两个谓语前面应该有不同的主语——猛烈吐槽的是观众和影评人,他们已经熟悉了中国电影十余年商业化浪潮的发展,愈加成熟,学会了用恶搞的语气对各种影片加以评判;而喜人的票房只能说明本片制作兼发行商华谊兄弟强大的宣发势力,观众即使有强烈的需求也没有选择余地。

当冯小刚在今年年初宣布要以“大俗”的风格来打造《私》以取悦观众时,他已经处在一个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了:从2012年末《泰囧》创造票房奇迹开始,2013年就是中国70后新生代电影导演扎堆登台亮相的一年;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老导演的偃旗息鼓,张艺谋和陈凯歌在今年都没有动静,冯小刚成了孤独的50后。2013年,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导演进行新老交替的门槛儿,而冯小刚却依然抱着原封不动的意识推出《甲方乙方2》,这本身就显得落伍和很不合时宜了。

其实不只是时代变了,冯小刚的身份也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近年的冯小刚,随着华谊兄弟的壮大和上市,其身份已经从单纯的导演,向股东、投资人等多元化的社会身份转变。尽管世人还公认他是一位成功的导演,但当年的“平民导演”已经进化成“股东导演”了。从《私》尚在筹划开始,冯小刚就是秉着多重身份去打造这个电影的,他头上的身份帽子和心里装的事情都太多了,而在掂量这些身份和心事的过程中,导演这个职业和电影这个纯粹的艺术,都没有排列在优先位置上。当年他的成功是因为他能甩开桎梏,没有让自己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但现在他正陷入另外一种桎梏当中,已经给自己做了一个很美好的茧壳。

□秋原(北京 电影人)

尴尬和出路 传统喜剧须变身

今年的小清新喜剧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相对而言,《私人订制》仍是传统的讽刺喜剧。

王朔和冯小刚再加上葛优,是中国最具美誉度的喜剧生产组,如今也遭遇了观众“端起盘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尴尬,这既是他们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事故”,也标志着中国喜剧电影创作进入艰苦的时期。

喜剧电影,尤其是现实主义喜剧,天然要与讽刺为伍。讽刺既是喜感的源泉,也是会心的鞭挞。然而,讽刺这一神兵利器已陷入“说谁谁不乐意”的十面埋伏中。针对社会问题尖锐发言吧,官员会觉得糟心、汗颜、坐不住、居心叵测。一门心思走温暖路线吧,群众会觉得虚假、粉饰、没意思。针对某一群体性弊病讽刺挖苦吧,被说者但凡有些话语权一定会拍案而起。专门拿某一群体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吧,公知和媒体又必然会“主持公道”。一开始就规定了某些事不能讽刺,结果到最后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成了不能碰的“痒痒肉”。

事实上,只有一种人是“好脾气”也“好欺负”的,那就是已成喜剧电影“镇宅之宝”的“娘炮”。娘炮,指的是带有阴柔气质和女性形体特征的男人。他们往往在现实中就已习惯了别人的调笑,而且也羞于以“娘炮”的身份公开抗争电影的“歧视”。所以不管是“小妞电影”还是“草根喜剧”,都要把他们放进去作为“作料”。这阵风甚至吹进了春晚,前年呈现出“无娘炮不小品”的荒诞景象。

题材领域受限,那就只好在方寸之地比拼资讯和“毒舌”了,然而这也不是电影的强项。用电影来调侃年度社会事件,时效性比不过报纸和门户,更比不过时新秒异的APP——等你把流行语搬上银幕,流行语早已换了五拨。编导的个人灵感永远追不上亿万群众的集体智慧,在台词上出新的难度远远高过前微博时代后朋友圈时代。继续抄段子是必然会让见多识广的观众一闻隔夜饭马上捏鼻子。

今年上半年的一些小清新喜剧似乎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市场和口碑都不错。严格说起来,在这些电影中,笑料只是一个元素,甚至并非主要元素,喜剧嫁接了另外的元素才发生了化学反应,《北京遇上西雅图》是喜剧加“大叔控”;《致青春》是喜剧加青春怀旧;《中国合伙人》是喜剧加成功学,笑料和情怀合谋才吸引了观众。相对而言,《私人订制》是传统的讽刺喜剧,在胳膊腿无法完全伸开的情况下,最终呈现出中庸和调和的面目,谁看了都觉得不过瘾。

尺度开放不足,趣味开发过度,这是目下喜剧创作的基本面。如果喜剧继续这样,那么只能是和其他类型嫁接,在情境、情怀和视觉上做文章,沾别人的光,添别人的彩。长此以往,喜剧变悲剧,说不定还真的挺忧伤。

□李星文(北京 影评人)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