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西班牙如何管理街头艺人

朱婉君

2013年12月24日09:0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西班牙如何管理街头艺人

  ■好望角 

  在西班牙,街头艺人随处可见,其中不乏“达人”,往往能引人驻足围观,甚至心甘情愿地掏出零钱,投入敞开的乐器盒或帽子里。艺人一般会微笑示意,或轻声答谢,很少会表现出嫌弃钱少或感激不尽的模样。

  当然,不是每个“卖艺的”都有当艺术家的潜质。随着西班牙陷入经济雾霾,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加入街头艺人行列,也导致街头表演数量膨胀,水平参差不齐,观赏性整体下降。不少城市居民抱怨噪音污染,甚至报警举报。

  为此,西班牙各地区近年来纷纷出台“城市声音环境保护”相关条例,旨在维持街头表演秩序,保证演出质量。

  以首都马德里为例,市政府定期组织街头歌手考核,只有得到专业评委认可的艺人才能凭执照上岗。而要获得这场“达人秀”的“晋级卡”,则必须满足两大条件:一是拥有“足够的”现场表演水平,二是在不影响邻居和路人的情况下能使大众身心愉悦。执照申请是免费的,一年为期,可延长至五年。

  市政府还对表演空间和时间作出具体要求,例如划定市中心表演范围;规定表演“摊位”所在街道的宽度必须超过7米,且两个“摊位”之间直线距离不得少于75米;“工作”时间为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6月至9月可延长至晚上11点),不得“加班加点”,且在西班牙人传统午休时间(3点至5点)不得“开工”。

  西班牙的其他城市也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颁布相关政策。巴塞罗那在城市地铁中设立21个表演点,并规定表演音量不得超过65分贝等;毕尔巴鄂则要求艺人至少会演奏10首曲子,避免听众审美疲劳。

  如果街头艺人违反规定,各市政府也会采取相应措施。马德里设立最高750欧元的罚款金额;巴塞罗那则将没收相关设备,艺人必须在两个月内支付190欧元“赎回”乐器,否则这些乐器将被捐给当地音乐专校。

  这类管理措施的目的在于,将真材实料的街头艺人与打着“艺人”幌子的乞讨者区分开来。针对前者,西班牙人和外国游客都喜见乐闻;针对后者,社会也会兜底。政府会补贴教会或慈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办社会食堂,为贫困者提供免费午餐。

  如今,西班牙不少城市街头散发艺术气息且做到了“声音环保”,可以说,其“功劳”一半属于多才多艺的街头艺人,另一半则归于政府管理措施到位!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