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午,四川省纪委网站公布消息称,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小予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报道,四川大学一位退休校领导告诉记者,教育部已派出督导组进入川大。安小予于2009年成为川大副校长,常年主管后勤、基建工作。
安小予长期分管四川大学的基建、后勤工作,落马是否与基建腐败有关,犹待案情披露。不过,在安小予之前,今年四川已有多位高校一把手落马,案情大多涉及后勤、基建。比如,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省卫生学校)校长邹世凌、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党委书记张忠元等人先后“落马”,而且案情大多涉及学校后勤、基建。全国层面,因为基建落马的高校负责也不在少数。比如今年5月,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落马也涉及南昌大学新校区的基建项目。由是观之,高校基建是腐败高发区,并非虚言。
基建为何成高校腐败高发区?业内人士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基建部门经手大笔经费,容易出问题。二是,高校领导的权力缺乏监管,行政领导可以直接干涉整个工程项目,整个决策和监督缺乏民主。诚然,随着不少高校大行土木,加大校园规模建设,相关校领导接触的诱惑多了,权力寻租的机会也多了,如果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腐败便是必然。
纵观当下的高校腐败,集中在四大领域:基建、招生、采购和后勤。除了这四方面,科研腐败也不容小觑。事实一再说明,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迫在眉睫。原因在于,高校领导集官、学、商于一身,面对的利益机会极多,受到的监管较少。这体现在两点,一是内部监督往往处于失灵状态。二是权力运行未能置于阳光下,外部监督难以推进。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高等教育工作地位崇高,使命光荣,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应有更高要求。如果沦为腐败多发地带,令人痛心,这是大学精神的沦丧,也在削弱教育尊严,掣肘科教兴国的步伐,更会瓦解公众对教育的信仰、对高校的信任。
据报道,教育部将全面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实施情况检查,同时全面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部门,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每一个可能导致权力寻租的领域,都依法严格监督,更重要的是将权力暴晒在阳光下。
高校本应该成为净土,不能乌烟瘴气,被腐败所蚕食。唯有重建象牙之塔,重拾高校尊严,我们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