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京晚报:建议推出“找茬课”

侯江

2013年12月18日15:44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建议推出“找茬课”

  很多人小时候玩过“找不同”游戏。多数找不同游戏是两个图绝大多数细节完全相同,有N多处不同之处请玩家尽快找。多半人玩得乐此不疲,投入度极高。当然,更高级一些的此类游戏也有,应该称为“找不对”,也就是将画面中不合理的地方找出来。比如,古人用起了手机,或者项羽骑的不是乌骓,而是摩托车。

  在此建议,正在用人教版语文书课本的小学,尽快开设一门课(课外班也行),起名干脆就叫“找茬课”。这门课若有知识丰富、教学态度严谨的老师来引领学生,必对孩子们的中国历史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大有益处。甚至,会有不少学生对于语文课上没能求到甚解也不愿去求甚解的知识,重新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有这样的建议呢?个中缘由,自然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分不开。前段时间,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被曝存在许多低级错误,甚至出版社也被较真儿的读者告上法庭。当然,人教社的回应是非常“低调”的:道歉,但不召回教材,想看标准答案的话请到人教网上去找。而今,媒体又曝出,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多处配图错误,并配发多图。读者看到:“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七步诗》背景图中,魏文帝曹丕是垂足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而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直至唐明宗时期开始才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吕蒙手中拿着一本册页书,将两汉三国时期的书籍画作简策为最佳,册页书则是错误的”、“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西门豹》插图中,一位年轻女性手捧托盘,盘中放着一串葡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初年,而葡萄是300年后西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才传入内地”、“三年级上册《语文》中的《盘古开天地》插图中,左上方画着一个火红的太阳,太阳之中绘有一只两条腿的彩色小鸟。而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俗中,三条腿的乌鸦才是太阳的象征”。

  不知人教社此次对于这些配图错误又会作何等解答。上次中学课本出事时,该社相关人士称,语文老师们会相应对错误作出更正。那么,这次小学课本再曝“奇葩”错误,不知该社的领导会不会号召全国的小学美术老师加入到替课本做更正的“义务校对”的行列中来?

  在此,强烈建议正在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小学,开设上述笔者所推荐的“找茬课”。一来,小学生们还处于对图片信息非常敏感的时期,漫画书是他们最好的朋友。让他们在语文书的配图里找错误,一定能极大地刺激出孩子们的好胜心、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从错误的迷雾中找到真相,若老师再加以适当引导,这些孩子们这辈子对于相应的“错误点”都再也不会产生错误的印象。甚至由“找茬”开始对语文书和语文课产生终生的兴趣,也未可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教版教材的奇葩错误,也未必结出的都是苦果。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