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段最为概括的话,既是政治宣言,也是哲学语言,要透彻理解其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也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最先提出来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也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统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是我们过去所说的传统社会主义——包括马列经典中相关论述,而是指在世界上建设怎么样的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普遍真理,它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迄今为止,其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构建开放型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加强反腐败机制。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正确道路、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产生、发展和完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也永无止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
十八大报告和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走封闭僵化老路,就是不走“以阶级斗争为纲”和计划经济老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广大民众得到了实惠。很少听到有人直接提出要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大二公、三纯四统、计划经济的老路了。但“穿新鞋走老路”的变相主张还是存在的。这些人有的掌握着权力,控制着资源配置高端;有的垄断着市场,实际操纵了经济命脉。他们是因改革开放制度不完善、不到位所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把当前事实存在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作用不充分、分配制度不公平、法网疏漏、监督缺失作为自己的“黄金时代”和最佳体制而极力维护,阻碍继续深化改革。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改革的成果、就连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都会得而复失。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旗易帜的邪路又分两种:一种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企图把民主社会主义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目标。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私有制主体,维护资产阶级政权,所以它仍然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不存在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另一种是“全盘西方”,把美、英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制度作为我国改革目标,主张“民营”实是私有资本为主体,特别是主张实行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并认为这种政治体制是“普世价值”。如果在当今中国不顾客观条件,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势必像一些国家那样搞所谓“颜色革命”和蹈入“民主陷阱”。
我们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资本属性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模式。西方国家的宪政民主制度,事实证明也不能解决贪污腐败、两极分化、不公平等社会公害,有的成为不同利益集团斗争舞台,或沦为愚弄人民的政治游戏闹剧。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作者系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