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长江日报:有没有离开个人操守的“车改”?

易国祥

2013年12月16日08:32    来源:长江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有没有离开个人操守的“车改”?

  凤凰卫视14日的“一虎一席谈”,围绕社会关注的“车改”展开激辩。来自湖北省统计局的叶青说,自己担任省统计局副局长以来,太太和孩子连公车是什么样都不晓得。现场立马不止一人发言,不相信叶青的话。有人还说,那你家的私车一定找公家报销了油费。

  作为一名级别还不低的官员,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每年为“车改”不仅发声而且力行,最近撰文力挺“货币化”方案。在一个著名专栏节目中,其个人操守被嘉宾和观众不假思索地否定,相信叶青没有想到。他以一个学者的涵养,笑对别人的否定,又超出许多人的预料。

  官员讲话不被公众所相信,这并不稀奇。如果官员在台上一味地要求下级怎么做,或者抽象地宣讲原则,或者信誓旦旦地要坚决反对送红包,就不敢具体地说我将如何做,这是值得怀疑的,甚至可以认定是在“暗示”什么。

  人们之所以不相信叶青,主要还是另外两个原因,一是“车轮腐败”已经不同程度地漫延到官场的每一个角落。二是翘首以待的“车改”有可能进入了一种歧途。以“货币化”为主,还有“公车标识”、“GPS定位”等等,似乎成了“公车私用”的唯一解药。

  在中国这样一个存在地区、部门、层级差别的现实面前,不可能整出一个包罗万象包治百病的“车改”大典,会有很多问题法规管不到、金钱摆不平,靠什么解决,完全靠官员的个人道德操守不行,但完全不讲品格恐怕也不行。就像叶青所言,在车改面前,官员还是得摸摸自己的良心。

  我们可以说叶青的自律在当前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拒不相信叶青的个人操守,是一部分人对精神价值不抱有希望。这更加警醒我们,成功的“车改”离不开个人的道德操守。干成任何事,都不要低估价值的力量。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