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不必对世界最勤劳太认真

2013年12月13日03:02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不必对世界最勤劳太认真

  ■晨报视角

  勤劳是一种美德,但要好环境来支撑,否则就可能成为“被勤劳”、“盲目的勤劳”,甚至是“勤劳地作恶”。所以,对“最勤劳”的帽子应冷静面对。

  “中国员工是勤劳的世界冠军”,德国市场调研机构GfK近日对来自8国的80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中国员工被公认为最勤劳。(据《环球时报》)

  拿了世界之最,应该高兴,但不必得意忘形。

  从调查方法看,只涉及8国,且问卷数量偏少,难称客观。换言之,是受访者认为中国员工最勤劳,事实是否如此,还不能遽下定论。人们之所以产生这种印象,与中国经济过去30年强势表现相关。在新技术、国际品牌不多的前提下,“中国速度”似乎只能用勤劳来解释。

  但,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多元,很难用一个词就把大家都概括进来,说中国员工勤劳,其实是一种“他者的想象”。

  再者,勤劳是一个动态指标,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今天最勤劳,未必永远最勤劳。

  以调查中被认为是最懒的法国人为例,历史上也曾非常勤劳,伟大思想家卢梭一生以体力劳动为荣,即使名满天下,依然常常重操抄乐谱的旧业,他曾说“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许多人以为,是太好的福利制度把法国人养懒了,其实未必,法国是一个经过革命的社会,在百年动荡中,人与人的信任遭遇严重挑战,这为后来的重建带来巨大困难,在普遍对立的环境下,懒惰很可能是丧失意义感的结果。

  而调查中被认为是第二勤劳的德国人,在中世纪时却以好酒、饶舌、快乐和慵懒闻名,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德国晚于英法,处于追赶地位,只能强调勤劳、秩序、守时等美德。腓特烈大帝晚年常拖着手杖漫步市场,看到妇女扎堆聊天,便一边打一边训斥:没有顾客,难道不能干点织毛衣之类的活儿吗?

  勤劳是一种美德,但要好环境来支撑,否则就可能成为“被勤劳”、“盲目的勤劳”,甚至是“勤劳地作恶”。所以,对“最勤劳”的帽子应冷静面对,对现代民族国家来说,其价值源于如何回应那些根本性的问题,源于能为人类共同理想和进步做出怎样的贡献。做好这些,勤劳自会如源头活水那样,不易枯竭。

  蔡辉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