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钱江晚报:雾霾中的悲悯

戎国强

2013年12月11日09:50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雾霾中的悲悯

  昨天,很多报纸、网站刊登大量时评文章,一同猛批前天央视网刊登的评论《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认为文章作者在全国为雾霾所苦时还要唱“赞歌”,是把“丧事当喜事办”,“突破了底线”,跟那位“纵做鬼,也幸福”的诗人王兆山有一拼。

  雾霾能带来收获?该文作者真的那么弱智吗?还是他确实有独特的发现?网上找到原文一读,读下来怎么没有“唱赞歌”的感觉?所谓“雾霾的好处”,是作者在说反话呀。但是,难道那么多批评者都误读了作者?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篇评论?如果不是为雾霾唱赞歌,作者写此文的用意是什么呢?

  拿雾霾写文章,可以分析其成因,指陈其害处,探求治理之法,总之,是为治理雾霾献计献策,这只是一种写法,“雾霾好处文”是另一种写法:雾霾是由头,借雾霾说事。比如,“雾霾让中国人更团结”,意在批评地域歧视、地域攻击现象。地域攻击是“一盘散沙”的现代版而已,是一种陈腐的文化,一个面临全球化种种问题严峻挑战的民族,还普遍存在这种落后文化,是令人悲哀的。细心一点,当能从文字中体味出作者的沉痛。

  同样,“雾霾让中国人更平等”,其实作者意在指出平等缺失的严峻现实。作者用反语来表达,是一种幽默。幽默可以是轻松的,也可以是沉痛的。作者的幽默,是以悲剧感为底色的;老舍的幽默观就是“看透宇宙间的种种可笑”。追求平等,本是为了生活更美好,但雾霾中的“平等”,不够令人悲哀吗?沦陷于同一片雾霾、同一个命运后,人们还忙于地域攻击,是不是更令人悲哀呢?看似调侃的、揶揄的文字后面,其实弥漫着悲悯。

  悲悯者大都知道自己的有限和无力,知道自己并不比他所讽刺的对象高明多少,拿不出高妙的办法,所以不会强作解人,教导别人应该如何做。悲悯者的讽刺,也常常是含蓄、温和的。列举了一些地域攻击现象后,作者说:“这样不好,不实事求是,也不和谐”——这不是一种我们久已稔熟的“语重心长,谆谆教导”的语气吗?但作者只是模仿这种语气,用语气暗示一种与身份联系在一起的姿态,但不说是什么人,是谁——尽量不涉及特定人群,这是一种宽容,悲悯者大都有这种宽容。讽刺和宽容相融合,分寸感把握得很好。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作者没有把他的语言策略贯穿到底,文中“五大收获”,有四项“收获”是用反语表达的,唯独“雾霾让中国人更清醒”不是正话反说,而是正话正说。如果全文都是这个写法,就不会被误读而遭到批评;也许作者估计到可能被误读,特地安排一段“正话正说”。但恰恰是这一段,语言最直白无趣,可读性最差,明显跟全篇语言风格不协调。

  此文也有明显的失误或者说错误。文章说雾霾“轻取了京津冀,攻陷了东三省……其推进之神速足以让当年的日本鬼子汗颜”。即使是以悲剧感为底色的幽默,也是幽默,以求喜剧的阅读效果;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用遭受侵略的痛史作喜剧的材料。这才是此文“突破底线”的地方。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