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超载“执罚宰人”太狠,车主绝望喝农药?
背景:11月14日,河南永城一辆货车“超载”被执法人员拦停,车主温丽出示了向运政部门缴纳的超限罚款3000元年票和向路政部门缴纳的超限罚款3000元月票,却没像往常一样被放行。女车主求情无果后喝下农药。最新消息说,服毒车主已脱离危险。
新京报发表观点:当地“创新”推出所谓“月票”和“年票”,等于默认甚至“鼓励”所有车辆超载;更匪夷所思的是,当地执法部门不仅公然无视“明规则”,自己定下的“潜规则”也不做准,“月票”“年票”之外,仍是想罚就罚。把车主完全视作刀俎上的“鱼肉”,服毒女车主的两辆车据称半年被罚20万,这简直与“抢劫”无异。
京华时报发表凌霄云的观点:路政人员的悄声提醒中已然令人心如刀绞:现在只交月票已经不行了,还得另外拿钱打点。在这场利益较量中,攫利的贪婪战胜了生命的留恋,也让我们看到了现行公路管理体制下乱收费、乱罚款、乱设卡的“三乱”黑幕。如果不能触动深层次的利益勾连,不能摧毁那条见不得人的利益链,不能从源头上砍断乱伸手的痼疾,这一事件就失去了警示意义,我们还将坠入更不可知的执法黑幕。
小蒋随想:如果不是女车主喝农药,这件事不会闹出这么大动静。换言之,其他车主面临的选择只有要么交钱要么扣车,而且这早已是常态。温丽此前也是一只被“执罚温水”所煮的青蛙,但在面对“还得另外拿钱打点”时,温丽自我感觉已被煮至沸点,选择了第三条路——干脆喝药一死百了。这同时反衬出治理公路三乱在一些地方连过场都没有走,一些执法者甚至指望罚款发工资,怎么可能自断财路?温丽是救过来了,但还有多少人和她一样,仍然面临相同的“劫道”?一瓶农药产生的舆论能量能“杀死”乱罚款顽疾吗?。
“易经峰会”拉大旗,骗子大师能“变性”?
背景:前些天,在北京某酒店召开了一个和易经有关的会议,叫“六国易经峰会”。主办单位为“世界易学领袖协会”。工作人员说,只要报名登记就是会议代表,但要交2980元报名费。
京华时报发表王石川的观点:大师吹牛胡诌,是为了忽悠人上当;而主办方组织这样的峰会,则是通过卖头衔敛财。据记者粗略统计,300多名与会者大约100人得了奖。“风云人物”“诚信人物”标价3000元,“高级风水师”“高级预测师”标价2000元。其实,那些花钱买奖的人也不傻,他们花了小钱是为了以后骗大钱。此之谓大骗骗小骗、小骗骗“糊涂蛋”。
新京报发表戴先任的观点:“大师”们抱团出没,也证明了倒掉一个王林,还会有很多个王林。而这,显然不是靠依法惩处几个大师就可终结的。可以想见,如果公众不跳出“大师迷狂”情结,“大师”背后的行骗利益链不被剪断,批发“大师”的闹剧要画上句号,难。
小蒋随想:在某种程度上,“世界易学领袖协会”也是“克莱登大学”,而那些花钱参会买头衔的“大师”也像方鸿渐一样愿者上钩。这帮人凑在一起纯粹是乌合之众,试图在舆论抨击之下抱团取暖。但是,骗子始终是骗子,骗子不会因为自己给自己贴上“我不是骗子,是大师”的标签而发生变性。对于这样的非法组织,有关方面应当取缔查处。对于公众来说,即便某些名人和所谓的大师混在一起,也不能证明大师“灵验”。只能说,名人照样迷信,某些人接触“大师圈”实际是为了拓展人脉、胡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