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科技大观:共同应对太空威胁

鲍里斯·舒斯托夫

2013年12月02日04:5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带来了一些未知或无法预估的挑战,这其中就包括来自太空的威胁。

  能给人类带来巨大恐慌和灾难的太空威胁,当属自然天体与地球可能发生的碰撞。事实上,这离人类并不遥远。例如,近日科学家预测,在2032年前后可能有小行星撞上地球;又如,今年2月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发生的陨石坠落事件。虽然一些报道有夸大危险之嫌,但对此绝不能轻视。通常,这种较大规模的碰撞发生的频率较低,一般几十年才有一次,但它对人类社会可能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在过去15至20年间,专家学者、政治家乃至全体地球居民,开始对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可能对地球构成的威胁给予了更多关注。

  太空小型天体与地球的碰撞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每秒钟都会有大量来自太空的微小颗粒冲进大气层;每年都有直径超过1米的天体坠落地球;每隔一二十年就会有直径达到10米以上(例如车里雅宾斯克州落下的陨石)的天体“造访”地球。而最危险天体的直径能够达到数十米,它的坠落能够将一座大城市夷为平地,甚至可能令一个国家瞬间消失。不过,这样的天体与地球相遇一次,需要数百年的时间。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并不能因此低估小行星体对地球的冲撞。为避免天体袭击地球,人类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首先,科学家们需要探测出所有可能威胁地球安全的天体,预测其运行轨道,然后选择其中最具杀伤力的天体,确定其性质、特征,并研究出有效措施防止冲撞,尽可能降低损失。其次,根据既定的详细计划采取相应对抗措施,现阶段,不同国家分别采取自己的应对措施,例如,美国建立了太空警卫计划,欧盟筹备打造太空态势感知网络,俄罗斯正在准备建立针对太空威胁的联邦计划,中国也有自己的监测危险天体系统等。此外,还有已经运行了很久的太空探索者协会、B612基金会等机构参与此类研究活动。然而,上述任务的具体落实,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难点。

  太空威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天体都不会受国界的限制而准确地落入某个国家,因此,预防太空威胁需要各国进行广泛的合作。近年来,联合国十分重视应对小行星—彗星问题的国际合作,专门成立联合国近地天体行动小组,由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多国专家参与,完成了多份重要的研究报告。行动小组还于今年初提出建立全球应对近地面天体威胁计划,强调成立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络的重要性。目前,联合国正在研究该计划的具体实施,一旦方案通过,各国将定期交换有关太空威胁的信息,合作或参与对方的威胁应对计划。只要能够提前做好预警,人类就有可能成功躲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

  (作者为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学研究所所长、联合国近地天体行动小组成员,本报驻俄罗斯记者林雪丹翻译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02日 22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