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编辑点评:吹尽狂沙始到金

董  阳

2013年11月22日08:1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黄药眠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纪念会”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黄药眠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与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等人一道,是上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主要参与者,那场大讨论成为公众关注的当代中国重要的学术事件之一。

  纪念会上,学者们回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语境,重新发现黄药眠学术思想的当代意义。比如,他的《论小说中人物的登场》之所以能对古代和外国小说中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做出富有中国特色和独特个性的叙事学解读,乃是因为他年轻时就以文学创作者身份进入文坛,直到晚年还充满诗情,他的文艺理论紧密结合创作实践和创作体验,关注创作主体和文学文本,这种实践品格使他的文艺理论能够超越时代话语的局限,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举办的创作研究生班,用文艺理论去碰撞文学创作,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造就了莫言、刘震云、余华、迟子建、严歌苓、毕淑敏等一大批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可以说,这与黄药眠理论与创作并重的学术品格是一脉相承的。

  文艺理论的实践品格,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紧缺品。在大量从术语到术语、脱离文艺创作实践的论文中,“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已经毫无关联,理论失去了对文艺现场的洞察力,文艺现场的经验也难以聚沙成塔,理论成了可有可无的语言游戏,创作成了“一个人的战斗”或者反复地“摸石头”。

  历史正在走远,历史的智慧等待我们的重新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并未像一些人惊呼的那般“断裂”,传统的接续只是有待我们去认识和认同。黄药眠以及美学大讨论的参与者,那些前人们的智慧,需要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土,从中华民族知识和文化建构的长远着眼,去发掘、整理、发扬。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2日 24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