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透过《决定》看民生④

人民日报民生观:教育公平要敢洗牌会洗牌

李智勇

2013年11月21日07:5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告别择校难,要敢拆利益固化的藩篱,建立均衡教育资源的刚性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中全会给饱受择校之苦的家长们带来了曙光。

  《决定》提出,公办学校标准化、校长教师轮岗、取消重点中学重点班。这些举措,都是对着病根下的好药方。

  择校的病根,一言以蔽之,就是校际差别过大。一边是家常小馆,一边是满汉全席,人们能不起选择之心吗?城乡差别就更大了,农村师资,恐怕只能比作路边小摊了。

  药方是对症了,但是,能真正转化为疗效吗?人们不无顾虑。

  最大的绊脚石叫既得利益。名校光环一旦形成,利益链就形成了。管理部门有了块优良资源,教职员工也觉得立身有靠,挤进来的家长觉得拿到了未来的保险箱,谁愿意把这宝山劈开,利益摊薄?

  城乡均衡更难,让城里的校长教师下乡轮岗,心里嘀咕的恐怕不在少数。

  要想搬开石头,实现《决定》中的目标,没有别的办法,唯有深化改革。

  病不可养。越耽误,马太效应越起作用,将来的代价将越大。改革,就是要调整利益格局,就是要敢拆利益固化的藩篱。少几所带光环的超级中学没什么大不了的;让教育不公平弥漫,才是真正的长远伤害。

  敢洗牌,也要会洗牌。必须想方设法设计出好的机制,尽可能降低改革的阻力。

  要有约束机制。教育部明确提出,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目标是3至5年内县域交流制度化、常态化。这就是一种刚性约束,各地应该照方抓药,不打折扣。

  “县管校用”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成都打破“一校所有制”,教师人事关系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在城乡大盘子里统筹使用。这种管法,如同当兵就要扛枪站岗一样,让统筹使用成了教师职业的应有之义,谁也没什么话好说。

  除了硬约束,还要有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从城到乡,由好学校到薄弱学校,生活上确实会遇到困难,个人发展上也会有所顾虑。好的设计,要解决交流者的后顾之忧,要在职务职称晋升、薪酬待遇上继续做文章,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是篇大文章,需要动笔的章节还有许多。政府要在投入上一视同仁,按照标准化要求,补上短板。比如,要改善农村办学硬件、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要切实避免招生上的“掐尖”现象,实行对口升初中、初高中分离、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薄弱初中的比例,等等。

  新的、更合理的利益格局立起来,旧利益格局才会真正倒塌。希望在改革的蓝图阶段完成之际,择校能成为历史名词。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1日 13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