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火得有理由。大人孩子看了,都觉得有感触。父爱缺失,是整个社会的通病,治起来不容易,但让大家感觉到、重视起来,确实极有必要。
但如今,有些观众、媒体,颇有消费片中人物的趋势。有些专家大剌剌地开讲哪位父亲做得好,哪位父亲有心理疾病;有些观众直接评价哪位小朋友可爱,哪位小朋友长得丑,哪位小朋友耍大牌,甚至刻薄地分析起孩子的基因来;有些媒体更是在介绍剧情时故弄玄虚、制造莫须有的矛盾以赚取读者关注。当然,明星和明星的孩子从来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轻松自在,他们命中注定要在公众的关注下度过星光岁月。但是,公众视野中的明星家庭,毋庸置疑也拥有享受幸福和温暖的权利。明星和明星的孩子能不能得到理解和宽容,也能反映出整个社会生活稳定、和谐、成熟的程度。带着平常心和温暖的期待去看、去欣赏这样的节目,去发现亲情的美好,去思考自身的问题,也许整个社会受益最大。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标准严格说明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因为所有的孩子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的父爱也会有不尽相同的表达方式。就像如今有虎妈狼爸,也依然有慈母慈父,“给孩子自由”流行一时,“棍棒教育”也还在大行其道。我们没有资格以自己的观点做标杆要求所有的父亲,任何人都不行,不论你是媒体、是观众,还是专家。真正的标准其实来自于孩子们。当孩子开怀地笑着、充满信心地去拥抱他的爸爸的时候,当孩子自觉自律地去勇敢迎接挑战的时候,当孩子相互帮助、善心待人的时候,孩子的爸爸也许就是一个合格的好爸爸。当然,好爸爸可以做得更好,当下做得远远不够的父亲们如果抓住机会,随时都可以成长为好爸爸。真心希望那些带着偏见、心藏刻薄的人,能够放松下来,对片中的明星父子们宽容些,对生活中的父子们温暖一些。这样,自己心里不也能体会到宽容和温暖么?
多说一句。《爸爸去哪儿》是个纪实电视片,明星爸爸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面对一道道难关和挑战。一集集看下来,改变比较大的是孩子们,而五位爸爸们的风格似乎没有因为与孩子们的单独相处而有本质上的变化。这一点比较耐人寻味。孩子们变坚强了,孩子们不怕生了,孩子做事有信心了……可是爸爸们的内心变化,观众还真的比较难以体会到。至少,电视片中并没有给出更多的惊喜。从这个角度讲,这个电视片改名叫《宝贝加油》似乎更合适。看韩国的原版《爸爸去哪儿》,爸爸的心理变化、爸爸的自省和努力,似乎分量多出一些,也让观众除了欣赏孩子们的萌态以外,多了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