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顾名思义是为了接受美国的教育。但是,这样最大的一个讽刺是,留美潮失控时会让留美的经验变成在美国接受中国的教育。
如果从教育的目标出发,目前美国大学招收外国学生是增加校园的多元化,让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更多交流机会,为日后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做好准备。但是,在财政压力下为了赚学费盲目扩招中国学生的学校,有许多是在教育上乏善可陈的学校,甚至严重缺乏应付国际学生的经验。中国学生在这样的学校突然多得不成比例,就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瓦解了中国学生的“美国经验”。
我的一位朋友在大学负责中国招生。他明确地建议校方:注意控制中国学生的人数。为什么?他举例说:某校有一门课,30个学生中有29个中国人。这样的大学还能维持声誉和质量吗?在今日的网络时代,网上视频有得是明星教授的课程,网上大学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大家花那么多钱来到校园干什么?一大原因是追求和同龄人一同成长的经验。如果30人的课有29个中国人、1个美国人,那么这个美国人是否还不如到中国留学?一位金融和经济学教授抱怨:“一个学生不懂ascending的意思,这让我怎么办?他把问题搞错了。但我不知道他究竟是没有理解书中的内容,还是有语言障碍。”教授不知所措,甚至不得不用过分简单的语言讲课、放慢速度,美国学生自然不耐烦。退课也就成了常例。招收中国学生表面上是要多元化,实际的结果是单一化,变相让中国学生在美国聚在一起,请一位美国教授讲课。这和在北京或上海的大学里请位外教来讲课有什么区别呢?留美还有意义吗?
《纽约时报》报道,某大学的教务长委托一中介公司,到中国招收250个中国学生,并明确地告诉中介公司,学校财政困难,需要这些中国学生来填补财政漏洞。不幸的现实是,这类学校,往往没有经验和能力为中国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也不会把中国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薛涌(旅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