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亚洲电影节,只属于电影

2013年11月07日02:27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亚洲电影节,只属于电影

  【电影观察】

  亚洲电影节今年走到第十届,今年内地电影却集体缺席。这个电影节既不是明星的舞台,也不依附于市场。这种纯粹,尽管没有给它带来更大的影响力,但毫无疑问会让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兴奋无比。

  东直门的百老汇电影中心,一定程度上像个温暖的家,守护着北京影迷对非商业电影的坚持和热爱。而这条中国唯一的艺术院线来自香港,它的源生在油麻地。在这里,一年四季上映着来自全球各地艺术影片,悉心浇灌着香港,闪闪发光。

  对非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甚至独立电影,多少人已经不屑提及在嘴边。可是在香港,却有一个隆重却低调的亚洲电影节展开。很难说进电影院的观众,有多少是作为娱乐消遣,有多少是作为拥有迷影(cinephilia)情结的。

  最典型的是一场名为午夜狂奔马拉松的五部Cult film连放,这里既包括园子温的《一代电影粉皮》,也包括了田中裕行的《僵尸小姐》。在23:30入场后,每一个座位上摆放着组委会为影迷准备的礼物,由一个白色印制着电影节LOGO的无纺布袋,里面承装着饮料、水、电影节手册以及糖果。在简短而热烈的开场介绍后,五彩缤纷的气球从放映室涌现出,散播在观众席间。气球里塞充着热狗和三明治礼券。影厅并不大,能留意到这场特别放映并成功抢票的,应该都是铁杆影迷了。正是在这样欢聚一堂的深夜,看电影这件事变得疯狂而神圣起来。

  亚洲电影节今年走到第十届,今年内地电影却集体缺席,至少去年黄骥的《鸡蛋和石头》、张元的《有种》、李玉的《二次曝光》、娄烨的《浮城谜事》都有入选。而今年主推“香港首作”(Hong Kong First),包括翁子光《微交少女》、林泽秋《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可以视作是港产电影对自我重视和强调的一次发力。而在“亚洲新导演奖”(New Talent Awards)里,由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影片组成,其中麦浚龙的新作《僵尸》尤为引人注目;特别呈现部分为“潘礼得:致柬埔寨的伤痕家书”,七部电影,旨在为香港观众展示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柬埔寨。至于“影迷别注”(Cineaste Delights)单元,能看到是枝裕和、黑泽清、金基德、洪尚秀、张作骥等新一代大师的最新力作。

  纵观整个电影节,单元多元化,层次丰富,展映的组织充满活力,是一场完全属于影迷的电影盛宴。放映与观看是电影节的主要呈现。它既不是明星的舞台,也不依附于市场。这种纯粹,尽管没有给它带来更大的影响力,但毫无疑问会让真正热爱电影的人无比兴奋。因为,影迷们几乎可以通过电影节追索到众多亚洲顶级导演的最新创作动向,他们的作品站在一起几乎同时也代表了亚洲最高水准。观看这些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众的积极性,况且持续近一个月的放映,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走进电影院欣赏影片。

  香港的观众也许是华语区最幸福的观众。他们有太多的选择,也拥有太多的可能性。在充满商业气息的国际电影节的夹缝中,这种专注于电影本身的盛会反而更加迷人。属于创作者和影迷的节日,回归一如新浪潮时期戛纳电影节的原始形态。

  蔡明亮的《郊游》作为“隆重献映”,在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放映结束,也到场进行Q&A。他提到自己永远不知道下一部电影在哪里,他没有抛弃电影,电影也没有背弃他。这可能是惩罚,或者恩赐。在电影里,除了戏剧化的冲突,华丽的选景,光耀的明星卡司,迎合观众的笑点之外,其实还有森林、河流、轻舟、废墟、泪珠、暴雨、月亮、风。香港亚洲电影节,正是这样,它尊重电影艺术,简单无功利地呈现电影本身,低调而闪耀。

  □王沐(北京 影评人)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