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网友为何吐槽数学?

2013年10月26日07:1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网友为何吐槽数学?

热点三人谈

  高考英语降分引发热议后,数学又引发了集体吐槽。关于“数学滚出高考”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截至昨晚7点,相关调查总共有12万多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九万多人把票投给了“赞成”,占7成多。“滚”字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不满。数学要不要滚出高考?高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备受争议的高考改革该从何处突破?

  李龙:剥茧抽丝 一语中的 谭敏:至情至理 侃侃而谈 练洪洋:煮酒论剑 指点江山

  “滚”只是情绪宣泄

  练洪洋:有人以进入社会之后数学只剩下数钞票的功能证明“数学无用论”,这种理解显然是肤浅的、片面的,作为工具意义的数学知识,如果不是毕业之后从事相关专业,大多数人也只能来点点钞票、算算账,似乎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去学习。但在价值层面,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逻辑推理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在每个人头脑中发生作用,让我们终身受益。有位先哲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人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而没有两者,人们什么也看不透。足见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生必备的哲学。

  谭敏:对大多数人来说,会加减乘除一辈子就够用了,而现在的高考数学太难,早就超出了实用的范畴。英国大学一年级才学勾股定律,而中国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要求掌握了。高中阶段的许多数学知识已经进入专业研究领域边缘,而非基本常识。尤其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上了大学就全忘光的函数、解析几何等等,在高考准备阶段,简直是一种要命的折磨。

  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也早已不是利用数学来锻炼理性思维,只是沦为一种升学工具。数学家丘成桐也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做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数学人才!”

  李龙:让数学滚出高考,其实就是网友的一种情绪宣泄,因为大家心里很清楚,数学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滚出高考的。这和“五成网友支持取消黄金周”背后透露的反对“挪休凑假”是一个道理。在数学滚出高考的情绪表达背后,透露的也是大家对高考改革的诉求。既然英语可以在高考中降低分值,那么数学为什么就不能降低一下考试难度或分值呢?

  高考加分项受质疑

  李龙:高考是目前最能体现公平性的选拔考试,也是被公认为对普通考生最公平的上升通道。这也是高考屡被批评,但一直难以改变的原因所在。现在高考的公平性却受到了相当大的挑战,特别是一些高考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受“权贵”的权力侵蚀,成为一些人的谋私工具——诸如变更民族身份、伪造获奖证书、冒充体育特长生等。在个别地区,作假已经成为公开作案。比如说在湖南,曾出现令人震惊的一幕:“国家二级运动员”百米成绩比小学生还慢。昨天有新闻说,明年高考加分政策将全面“瘦身”,广东省的加分项目将由23项减为6项,取消了包括奥赛在内的17项加分。为什么要取消?就是因为这些加分隐藏了太多的不公平。

  谭敏:高考除了公平性堪忧,其应试教育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一考定终身”,使得“唯分数是举”成为主流,为了获取高分,学校成为考试工厂,学生沦为考试机器。各地涌现出的超级中学虽是高考的最大“成功”者,但也把应试教育推向了极致。比如,今年把104名毕业生送入北大和清华的衡水中学,对学生个人行为严格控制,量化考核精确到每一分钟,这样的教育训练出来的学生常被称为“考试机器”,而不一定是心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在学生们最具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黄金时期,不得不把时间花在重复做题与死记硬背中,严重打击了学习的兴趣,创新能力也严重退化。

  练洪洋:高考的“唯分数论”与“指挥棒”作用,对教育本身也产生一定的不良导向作用,有时甚至扭曲教学规律,时下的英语教学就是一个走偏的例子。英语原本是一种用来说话、交流的实用性工具,但应试教育体制下,它逐渐异变为一门知识性的基础学科和考试科目。应试教育不仅造成英语教育效率低下——许多人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花了十几、二十年时间学习英语,分析语法结构比英美学生还厉害,但真正碰到洋人却开不了口——这严重扼杀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许多人将英语学习视为畏途。

  自主招生需加以完善

  谭敏:高考改革说了多年,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说三十年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数人指望靠高考改变一生的命运。那时,如何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对于高考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小的改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改革必须慎之又慎。而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已不是稀缺品,1977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仅为4.8%,2012年已达到75%。如今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素质教育,高考也具备了改革的条件,可以在保证公平的同时,更注重科学性,更多地听取各种意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而不仅仅是依靠单一的考试来决定学生们的未来。

  练洪洋:高考改革更具有操作性的是在微观层面对高考进行适当的改变,表现在对一些高考科目的微调。一是调整科目分数权重。譬如北京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科目分值,就起到一种适当降低外语教学、将更多精力放在母语教学上的价值导向。再如,提高体育分值,可以起到促进学校重视体育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之目的。二是适度降低一些科目的绝对难度,适当增加一些创新型题型。此举既保证难度的整体降低,又不伤害高考的选拔功能。促进学生在保证基本分的情况下,充分激发他们创新的能力。

  李龙:降低英语分值、降低数学难度,这些都是微观层面的改革。高考“考什么”当然需要改,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体制。高考短时间内难以取消,那么就逐步加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比如说,国家仍然统一举办高考,但根据高校培养方向的不同划定最低的“门槛线”,凡“入线”考生均可以自主选报高校。然后高校再根据学生的统考成绩、高中学业和自主决定的面试综合裁量,自主决定录取。当然,这一切都需有个前提,那就是能保证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否则,自主招生又会和高考加分一样,为高考带来新的不公。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