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文论天地:对观众审美和娱乐需求要有判断

王海平

2013年10月16日04:5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当下艺术创作生产更关注观众的感受,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前提是对观众审美和娱乐需求要有判断。肩负着文化强国的使命,在这些矛盾和选择面前,我们应当更加自觉理性,更有长远眼光

  

  文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成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文艺形态正在发展变化,更是由于文艺的现代性和大众化等根本问题还缺乏结合时代特点的深入讨论、研究,文艺批评和理论建构在这方面还存在着缺位的问题。

  从艺术创作生产的角度看,文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暗含着对艺术品质和观众审美需求的理解问题。当下艺术创作生产更关注观众的感受,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关注的前提是要有对观众审美和娱乐需求的判断。

  一般来说,当代观众的文艺审美和娱乐需求是分群落的。北京昆曲剧院近几年创作的昆曲版《红楼梦》,在大学、科研院所、一线城市演出备受欢迎,在北京每次演出的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但对北京郊区的人来说,他们更喜欢河北梆子、评剧。传统艺术的观众群落划分相对来说比较清晰。对群落判断的困惑多在影视剧、话剧、歌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上发生。有的剧突然一鸣惊人,观众没想到,创作者也没想到;有的剧被专家和媒体看好,但市场和社会反应冷淡;其他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表面看来似乎让人不得要领,仔细分析起来,实质上包含着更深刻的审美的现代性问题,同时也包含着对大众化的当代理解问题。

  文艺的现代性问题是个复杂的大课题。仅从艺术形式和观众审美需求变迁看,它是一个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新的文艺形式如话剧、歌剧、电影等,20世纪先后在中国登场,观众对这些新的艺术形式有一个接受过程,从陌生到接受到习惯,到要求中国化,表现中国故事、中国美学、中国精神。从艺术创作和生产的角度看,20世纪中期,中国文艺进入相对成熟的状态,产生了一批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艺术理论和作品,影响了几代观众。对于那段历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品质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娱乐需求是统一的。但在20世纪早期,实际上存在着和今天类似的状况,对新的思想和艺术形式不接受和简单学习西方的问题并存,新的思想、代表着进步的价值取向的创作,存在着社会认同的问题,当然也有票房和经济效应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 我们还处在一个大的过渡期,社会变革还在继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将会以各种方式反映并凸显出来,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仍然处于活跃期,过去熟悉的理念正受到挑战,文艺工作者会感到困惑:当代观众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需求是什么,和娱乐需求的关系如何?

  首先是怀旧与批判的问题

  由于社会的变化及传统伦理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嬗变,世纪之交到新世纪的10年,怀旧成为一个美学和理论话题。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法则和观念逐渐居于强势地位,复杂的观念冲突和价值取向冲突出现了,它影响着审美取向,在逻辑和情感两方面都发生影响。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市场法则,较之封建的等级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排斥了田园牧歌时代由血缘、邻里、群落关系带来的亲情、互助、归宿感,人们觉得丧失了精神家园。怀旧的情绪情感呼唤着那些包含在旧的生活生产方式中的人性、人道,实质上是一种对当今过分市场化人际关系的批判,是对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呼唤。北京人艺近年推出的《甲子园》、复排的《小井胡同》,早年的电视剧《渴望》和近来的《正阳门下》,都因发现新时期和社会变革中的人性和传统美德而受到好评,就是很有力的例证。

  复制和出新的问题同样重要

  西方工业文明创造的电影、现代音乐剧等,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人应当以谦虚的态度汲取这些营养。汲取但不能仅仅是复制,观众看不到中国化的优秀电影和音乐剧,同样会出现审美疲劳和审美饥渴。出新需要积累、学习、思索、探索,问题是中国的观众在有了一定的艺术标准的参照系之后,会有耐心等待这个出新的过程吗?一方面,人们会望洋兴叹,欣赏成熟的西方工业文明以来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又恨铁不成钢,看着我们的文艺创作者蹒跚学步甚至邯郸学步,更重要的是,伴随技术不熟练而来的往往是精神的缺失。仅就艺术而言,在术和道两方面,都处于变化成长期。回到过去不可能,也不是观众的需求,走向未来有多重选择,何去何从?

  时尚与深刻是普遍关注的问题

  名人和粉丝正在演绎着当代的艺术潮流和趋势,影响着艺术家关于艺术风格和品质的定位。艺术的流行,几乎和时装一样,各领风骚两三年。它是风向标,但能够作为艺术的指南么?让人短暂兴奋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强身健体需要的是营养的合理搭配。文化的素养和品位虽然偏好新奇,但总的来说是符合大周期循环规律的。近现代以来,文艺的潮流在不断变化,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是恒定的,指向清晰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批判旧世界,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开创符合历史潮流和大趋势的奋斗精神一以贯之。时尚和深刻,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向一致。生生灭灭,起伏跌宕,毕竟大江东流去。

  如果说怀旧和批判代表了变革转型时期人们情绪情感和审美需求的复杂性,那么,复制和出新恰好反映的是人们对开放背景下外来文化的态度和社会期待,而时尚和深刻的矛盾则反映出文化现象和文化本质的辩证关系。这些话题折射出当下大众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的矛盾、特点,是文艺大众化的现实依据之一,更是文艺工作者关于艺术品质定位的现实依据。肩负着文化强国的使命,在这些矛盾和选择面前,我们难道不应当更自觉理性,更有长远眼光么?!

  在分析过当代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品质的关系之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分清主次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在变革开放又充满希望的年代,真正的艺术工作者怎样选择,将影响艺术创作的未来。 

  (作者系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6日 24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